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圍棋是如何出現的?圍棋是怎樣成為高雅游戲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圍棋早在先秦就已出現,然而在關于其起源的傳說中,這種游戲的形象遠沒有后世流傳的那樣高貴。戰國末年的史書《世本》中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朝的張華在《博物志》中進一步申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蛟扑匆宰由叹,故作圍棋以教之,其法非智者不能也!边@兩則記載中最早學習圍棋的人物“丹朱”和“商均”,是中國傳說中著名的“不肖子”,他們本來可以繼承父親堯和舜的領袖之位,卻因人品和才能不足統領天下,分別被舜和禹搶走了王位。這種與反派人物的瓜葛,讓圍棋從誕生開始就陷入了相當不利的輿論環境。

  后人在反對圍棋時,常常會引用這個起源傳說,比如東晉大將陶侃曾沒收部下的圍棋和博具,全部扔到長江里,并且聲言:“圍棋,堯舜以教愚子……諸君并國器,何以此為!”南朝宋明帝熱衷于圍棋,大臣虞愿也曾以“堯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為理由,勸皇帝放棄這一愛好。

  在農業社會里,大多數人都要進行生產勞動,才能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有“一夫不耕,天下必受其饑;一婦不織,天下必受其寒”之說。從維持社會穩定的角度來看,大好的勞動力不事生產,反而游手好閑地下棋玩游戲,是絕對不應被提倡的行為。因此,在秦漢以前的歷史記載中,圍棋很少獲得正面評價。人們常常將圍棋和當時流行的另一種游戲“六博”并提,合稱“博弈”!墩撜Z·陽貨》中記載孔子的話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痹谶@句話里,“博弈”僅僅比什么都不做稍勝一籌,而且只有“飽食終日”的人才有資格進行?鬃拥睦^承者孟子則更進一步,將“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作為浪費糧食的“不孝”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賭博和下棋都是兩人或多人互為對手的游戲,有對手就有勝負,有勝負就有彩頭,絕大多數人在進行游戲時都是想贏怕輸,沉迷其中時,甚至會將當下的勝負看成世間最重要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日常道德中的長幼尊卑都會被拋到腦后。這在講究禮法的中國社會里,是很惡劣的行為。西晉的權臣賈謐,在與皇太子對弈時爭勝心太強,忘記了君臣之分,因而受到王室的忌憚,最后失勢被殺。《世說新語》中記載東晉名相王導和愛子王悅下圍棋,王悅眼看自己要輸,竟然死死抓住王導的手,不讓父親落子,王導只能苦笑道:“我和你好像是父子吧,你怎么能這樣!(詎得爾,相與似有瓜葛)”將勝負看得過于沉重者,還會做出悔棋、掀棋盤等行為。漢朝時史游所作識字課本《急就篇》中,有所謂“棋局博戲相易輕”的說法,這又為圍棋加上了一份“破壞社會和諧”的罪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2405.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