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舞是拉祜族舞蹈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集體舞蹈,多在春節和中秋之時跳,先由村寨長老在廣場上放有稻谷、玉米、甘蔗、果品、茶葉等物的篾桌旁向神祈禱,然后全寨人在吹蘆笙者的帶領下手拉手圍成圓圈,隨著曲子邊唱邊跳,歌舞達旦。
拉祜人民喜歌愛舞,世世代代都把歌舞作為民族文化的代表和抒發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成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拉祜族民間舞蹈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普遍流傳的有蘆笙舞、跳歌、擺舞三大舞種,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蘆笙舞。
吹笙起舞??拉祜族之樂
蘆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在節日集會或有的祭祀活動時,均跳此舞。拉祜族與同屬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樣,崇拜葫蘆,把葫蘆視作祖先誕生的母體的象征。
蘆笙舞的動作除有少數為祭祀活動時的特有動作外,絕大部分是表現生產生活和模擬動物生活的,其過程非常詳盡。
正月初二開始,寂靜的拉祜山寨便熱鬧起來。午飯過后,盛裝的拉祜男女老幼紛紛匯聚到寨子中央空場上。人們在舞蹈場恭恭敬敬擺放篾籮,敬上祭神祭祖的糯米粑粑、蠟、酒等供品和祈福的籽種、泥土。莊重而簡短的儀式過后,嫻熟的蘆笙手、三弦手吹奏起古老動聽的曲調,男子依次圍成里圈,女子圍在外圈,大家“連袂而歌,踏地為節”,按逆時針方向邊舞邊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09971.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