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過《鄭和下西洋》的潮州人,應該有注意到,里面有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潮州牛人——陳祖義。他是當時世界上級別最高的海盜老大,明朝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是1100萬兩白銀,卻用了750萬兩來懸賞捉拿他,可見是傾國之力而不惜。也可見這個人的重要性。
盡管他很牛,可海盜畢竟不是什么可以拿來炫的事,說到這里,我們就有必要了解當時的歷史,當時朱元璋這老頭不知道是不是不會游泳,定下了“片板不得下!钡膰ǎ@讓以海為生的沿海人民如何生活?所謂海盜也就是不聽老朱言下海謀生,做些生意。當然不排除有個別暴力行為。想想前些日子我們的商船還不時受索馬里海盜欺負,如果當時陳祖義不是被緝殺,或許今天就沒索馬里啥事了。
我們先了解下:陳祖義,是在明朝的一位海盜集團之首領,其祖籍廣東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間,全家到南洋。陳祖義盤踞在馬六甲10多年為海盜,集團成員最鼎盛時超過萬人。戰船百艘。雄霸于日本、臺灣、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過往船只達萬首,攻打50多座沿海鎮城。陳祖義成為有史以來懸賞金最高的通緝犯。朱棣如此不惜代價,包括派出鄭和下西洋,與明朝從立國開始就懼怕敵對勢力從海上發起顛覆行動的“靖海思維”有直接的關系。永樂五年(1407年)9月鄭和把陳祖義押回中國,當眾將陳祖義斬首示眾。
話說為了逃避明帝國海軍的圍剿,陳祖義后來逃到了渤林邦國,國王死后,便自立為王,成為了渤林邦國的國王,完成了從海盜到帝王的華麗轉身。這樣的成就,恐怕在世界海盜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陳祖義當上國王之后,還一度向大明帝國納貢稱臣。直到后來被鄭和捕獲,朱棣當眾斬殺。
澳洲華人作家雪珥在其著作《大國海盜:浪尖上的中華先鋒》中,第一個描述的“中華先鋒”,就是陳祖義。雪珥先生在書中娓娓道來的中國海盜,包括后來的林阿鳳、林道乾、布興有等不同時代的海中蛟龍,幾乎全是潮州人,甚至包括最為著名的安徽海上盜商王直的手下干將也多為潮州人。如果潮汕人把書名一改,幾乎可以稱作《潮汕海盜:浪尖上的中華先鋒》了。
歷史證明,明朝之后的軟弱受辱,與老朱定下的禁海令不無關系。
也就是說,如果當年老朱學會游泳,就不會定那法律,那么牛人陳祖義就不是海盜,或許成為一代僑胞,歸國投資各大學校。就算老朱學會不游泳,定下狗屁不通的法律,鄭和不下西洋(對了,他用什么下海?首先他就不對。)那么,陳帥哥繼續橫霸東南海,那么,后來的日本侵略、甲午戰爭、各種恥辱是不是就會改寫了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7569.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