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青年男女戀愛,最重情義,彼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后,才可贈物為憑。并有定婚、過禮、結婚、回門等程序。請媒說親,叫“討口風”,到女家央求次數越多越好,叫做“親要多多求為貴”,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再選擇吉日向女家送禮,叫“送親酒”。聚親時,隊伍到女家要行“開門禮”,賽放鞭炮。吃罷飯后,再寅、卯時刻發親。
苗族結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馬關的“紅苗”、麻栗坡的“白苗”、金平的“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區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搶婚習俗。搶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男女雙方自愿基礎上的搶婚;另一種是當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時,不管是否愿意,便強行搶劫。
前一種搶婚是在男女雙方戀愛成熟情況下的一種象征性的儀式,后一種搶婚,通常由男方邀約幾個同輩,到女方村旁等候姑娘出村,便強行搶到男家。住娘家期間,男女雙方仍可參加“游方”的社交活動。待生第一個孩子之后,即回夫家長住。
苗家青年談戀愛常以花為媒,叫“花定情”!盎ǘㄇ椤币话阍诿缱迮e行盛大歌節時進行。這天,一群群男男女女來到歌場,跳起竹桿舞,吹響金蘆笙,唱起心中的歌。歌場上,若是歌郎看上了哪個姑娘,便設法把一朵花放在姑娘容易見到的巖坡上,自己躲起來。
若姑娘看中歌郎,就唱起《追花歌》,歌郎這時候便從樹叢里走出來,或停下來用歌回答。姑娘聽到歌聲,便將手中的花給歌郎戴上;ǘㄏ铝藘扇说囊鼍墶H羰窃谠孪,他們便會盤歌抒情,直到月落西山方才依依告別。
“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每逢節假日,特別是三月初三,在檳榔樹下,芒果林中,小河溪邊,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動聽的歌曲,抒發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尋求自己的意中人。隨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魚叉到河溪里抓魚,姑娘們在溪邊烤筒飯和煮魚,直到太陽落山才散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8131.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