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美1971秘聞-黃華與基辛格同時“鬧失蹤”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毛澤東會見基辛格

《親歷與見聞——黃華回憶錄》(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是由我國前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外交部長黃華同志親自撰寫的個人傳記,記敘了他七十多年的革命工作經歷和外交實踐,披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

黃華同志是我國“一二·九”運動的領導者和參加者。從延安時期即開始外交工作,與國際友人埃德加·斯諾友情甚篤,是我黨早期半官方外交的歷史見證者。20世紀六七十年代,擔任我國駐加納大使、加拿大大使、常駐聯合國代表,“文革”時出使埃及,是中國唯一一位未被調回國參與“文革”的大使。黃華也是直接參與中美建交,同基辛格秘密談判的三人小組成員之一。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對中國的訪問,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中美最高層已有重大的信息交流,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對這次訪問還不是很有信心,是把它當作一次必需的冒險來進行的,此行以“波羅行動”為代號,意即像七百年前意大利的馬可·波羅那樣冒險。6月30日,白宮發言人齊格勒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尼克松總統將派基辛格博士前往南越、泰國、印度、巴基斯坦進行為期十天的訪問。7月1日,基辛格啟程,兩天后到達西貢,同南越總統和美國大使晤談,眾多記者緊盯著基辛格的一舉一動。第二天到了曼谷,記者不多,渲染也少些。6日抵新德里,反戰示威者迫使他從邊門溜出飛機場。8日抵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蘭堡,只有三個記者跟著,他很高興。按既定日程,他需要在巴基斯坦停留四十八小時。他先去總統府拜會葉海亞·汗總統,在美國大使館同大使共進午餐,然后出席葉海亞·汗總統特意為他舉行的便宴。在宴會達到高潮時,基辛格突然手捧腹部,連叫難受。葉海亞·汗總統大聲說,伊斯蘭堡天氣太熱,會影響基辛格恢復健康,要他到伊斯蘭堡北邊群山中葉海亞·汗的別墅去修養;粮裾谶t疑不決,巴基斯坦總統堅決而且懇切地說,在一個穆斯林國家,要依主人而不是客人的意志作決定。基辛格手下的一位特工,馬上派他的一個同事到山口別墅那里去打前站,了解情況。宴會結束,基辛格正在賓館休息,打前站的特工打電話回來說,那里的別墅不宜于居住。基辛格只好請巴方把那位倒霉的特工扣留在山中,因為這只是一出戲,基辛格并不是要去那里,而是要去中國!

第二天,7月9日,伊斯蘭堡的凌晨3∶30時,基辛格在賓館起床,吃早飯,4時同他的隨行人員乘坐巴基斯坦外交秘書蘇爾坦·汗駕駛的軍用汽車去機場,帶上一頂大檐帽和一副墨鏡,以免偶然路過的行人把他認出來。沒想到的是,也在機場的一位巴基斯坦籍的倫敦《每日電訊報》記者認出了基辛格,問巴基斯坦官員基辛格要去哪里;卮鹗且ブ袊。這位記者連忙向倫敦報社發了一條急電,幸好倫敦的值班編輯“槍斃了”這條消息,罵這位記者準是喝醉了,基辛格怎么會去中國?真荒唐!

在四千公里以外的北京,我們認真地準備基辛格博士的秘密來訪,也已經有些日子了。中央決定為此項任務成立由周總理、葉劍英元帥和黃華組成的中央外事小組。有一天晚上,周總理帶我去向毛主席匯報,在說到基辛格博士將在巴基斯坦山區失蹤時,毛主席說:“黃華同志,你也失蹤嘛!”就這樣,我這個已被北歐四國駐華大使設宴餞行的人就把自己關在釣魚臺國賓館四號樓里一個多月,潛心為基辛格訪華做準備。當時周總理為談判成立了專門的班子:葉帥、我、美大司司長章文晉、周總理特別助理熊向暉、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王海容、冀朝鑄和唐聞生等同志參加。這個班子仔細分析了國際形勢和美國的情況,反復討論了會談方案,對尼克松、基辛格的政治觀點,個人歷史,個性和特點都作了研究,周總理經常親自主持討論。外交部根據不卑不亢、以禮相待的精神,上報了接待基辛格來訪的具體方案,并與有關單位配合做好一切安排。至于住所問題,葉帥本想在釣魚臺國賓館的十八幢樓里物色一幢較大的樓給基辛格一行,但是那些大樓被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和陳永貴、吳桂賢占用了,可供美國客人和我方工作班子使用的只有四號和五號兩幢小樓。為此葉帥很不滿意。

7月9日北京時間正午12時,基辛格等六人在章文晉一行的陪同下乘巴基斯坦專機抵達南苑機場,葉帥、我、熊向暉、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韓敘到機場迎接。

當時尚在“文革”高潮中的北京,處處都懸掛著革命和反帝標語。為了保證基辛格秘密訪問的成功,經請示毛主席,對各種標語不做任何改動;粮竦诌_機場后,由葉帥陪車,我則陪同美國負責東南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霍爾德里奇進城。在從機場到釣魚臺的公路兩邊不時出現大幅標語:打倒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等,霍爾德里奇問我,標語寫的是什么內容,我如實給他翻譯,他感到很不自在。直到與周總理會見,美國人的緊張感才得以消失。

從7月9日下午至11日下午1時,周總理同基辛格進行了六次會談,地點在釣魚臺國賓館五號樓或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周總理按照中國尊重客人的習慣請基辛格先談。基辛格拿出了一本足有七公分厚的文件夾,讀起他同尼克松一起起草的一篇很長的講稿。我們都耐心地聽著。基辛格讀完后,周總理說:交談嘛,何必照著稿子念呢?基辛格說:我在哈佛教了那么多年書,還從未用過講稿,最多擬個提綱?蛇@次不同,對周恩來總理我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了;粮竦挠哪汛蠹叶级盒α耍瑫劦臍夥找草p松了許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06037.html

相關閱讀: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