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漢大臣。字子夏。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孔子十四世孫。好經學。光祿勛匡衡舉他為方正,任諫議大夫。成帝初即位,舉為博士、尚書令。以審理冤案逐漸知名。定陵侯淳于長坐大逆罪,其妾在案發前即被休棄或改嫁。案發后眾臣以為應當株連。他獨以為不然,成帝從之。成帝綏和年間,遷左將軍。成帝卒時,當夜拜為丞相。他為官嚴守秘密,堅持原則。曾任御史大夫、廷尉,于法律頗為擅長。一度罷相,后又復職。哀帝時,與師丹、何武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遭官僚貴族反對而未果。
哀帝死后,平帝劉?年僅9歲,由太皇太后臨朝稱制,政事盡委于大司馬王莽?坠獾⑿挠胁粶y之事,上書請求辭官回鄉。于是,按王莽之意拜孔光為太傅,次年拜為太師。后稱病辭職。元始五年,孔光病故。太后令諫大夫持節護喪,公卿百官吊唁送葬。謚“簡烈侯”。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孫。經學尤明,年未二址。舉為議郎?锖馀e光方正,為諫大夫。坐議有不合,左遷虹長,自免歸教授。成帝初即位,舉為博士,數使錄冤獄,行風俗,賑贍流民,奉使稱旨,由是知名。光以博士選高第為尚書,明習漢制及法令。上甚信任。轉為仆射、尚書令。詔令以其周密謹慎,未嘗有過,加諸吏官。遷諸吏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給事中,領尚書事、后為光祿勛,復領尚書事,諸吏給事中。共典樞機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經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茍合;如或不從,不敢強諫爭,以是久而安。有所存舉,唯恐其人聞知;沐日臨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有人問光:溫室省中樹皆何木?光嘿不應,更答以它語,其不泄如是。后徙為御史大夫。綏和元年(前8)二月,成帝詔儀立皇太子。光主張立中山王,結果以議不中意,左遷廷尉。綏和二年(前7)三月,孔光為宰相,封博山侯。哀帝即位后,傅太后欲與成帝母俱尊稱號,群臣多順指。唯師丹與孔光持異議。哀帝難違大臣正議,又內迫于傅太后,遂策免師丹。朱博代為大司空。傅氏在位者與朱博共毀譖光。數月后遂策免。上丞相博山侯印綬,罷歸。后復征為光祿大夫,數月,為御史大夫。元壽元年(前2)二月,復為丞相,復故國博山侯。明年,定三公官,改為大司徒。后徙為帝太傅,旋為太師。元始五年(5)四月死,終年七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79130.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