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劉邦真的是歷史上第一個被選舉登基的皇帝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一份請愿書放在了漢王劉邦的案頭。

  上書人是當時的中國身份最尊貴的7個人,分別是楚王韓信、韓王韓信(韓國后人與名將同名)、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諸侯王。

  諸侯王們共同擁戴與他們同級的漢王劉邦即皇帝位,理由是:

  (1)滅亡無道暴秦,劉邦先入關中,虜獲秦王,在滅秦事業中功最高;

  (2)劉邦對各個諸侯王裂土封疆,有大恩德,立皇帝尊號,方能區別主從。

  看到這封奏疏,劉邦無力地推讓幾句后,就以“便于天下民”的理由,泰然受之,畢竟是“人民選擇了他”,他也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被推選上臺的皇帝。

  在7個人的“民主程序”走完后,在山東定陶,一條名為?水的小河北岸,7位心情各異的諸侯王,與漢王朝的太尉盧綰帶領下的300名文武官員,一同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一個54歲的老者,曾經的泗水亭長,父親口中的無賴子,一步步走上皇位。

  炎漢四百年的基業自此而始,不可謂不莊嚴,然而,在前齊王韓信的軍營之畔,皇后呂雉、丞相蕭何都缺席的登基儀式,無疑又簡陋得讓人驚訝。

  沒有天安門,沒有歡慶的民眾,只有身上還殘存著楚軍血肉的軍隊,還有一群吃夠封賞的功臣、功狗,說到底,這個帝國存在的原因,只是他擁有的武力最強,足以壓倒所有的競爭者。

  比如已經第二次被闖進軍營奪去兵權的楚王韓信,比如在楚漢決戰中敢于放劉邦鴿子的梁王彭越,再比如日后逃亡匈奴當漢奸的韓王韓信,他們的眼中,新鮮出爐的大漢皇帝不過是又一個西楚霸王。

  趁著滅亡項羽的時機,7個諸侯王身在聯軍之中,搞一下“民主”,把自己的皇帝身份敲定,確認上下名分,是劉邦的最優選擇。相對這個結果,定陶不是長安、洛陽,?水之陽不是長樂、未央,政府班子不齊整,禮儀制度不完備,全都不是事兒。

  這個道理,韓信懂、英布懂,劉邦也懂,甚至連齊國的一個戍卒婁敬也懂。

  婁敬在洛陽見到了已經當上皇帝的劉邦,問他:“陛下在洛陽建都,是要學周王朝嗎?”劉邦應是。

  婁敬不太給面子,直接指出:“陛下得天下和周朝大不一樣,學不來的!

  有什么不一樣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76473.html

相關閱讀: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