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來說,應該愁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覺得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說到什么工作是“適合”自己的工作?就自然要提到職業規劃及職業選擇。談到職業規劃,大家有很多細節需要思考,下面是職業規劃要思考12個問題:
(1)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我希望成就怎樣的人生?什么對我是最重要的,家庭、事業、健康、朋友還是金錢?
有明確人生目標,有信仰、有追求的人總是能從自身獲得更多動力,自制而有恒,抵制多種誘惑,為自己設定階段性目標,實現目標從而獲得成就感,成就感使自己獲得更多動力。例如,工作和事業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我們為了生存而被動的工作;我們為了尋求自我價值實現而忘我的追求事業成功。
究竟選擇什么樣的職業,和你究竟要選擇什么樣的人生有關系,有些人就喜歡下班按時回家,看看書聽聽音樂,那也挺好,但就不適合找個銷售的工作了,否則會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歡出風頭,喜歡成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選擇做財務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為一般老板不喜歡財務太積極,也不喜歡財務話太多。先想好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再決定要找什么樣的職業。有很多的不快樂,其實是源自不滿足,而不滿足,很多時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則是因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結果什么都沒得到。
(2)性格問題 :我的性格適合從事這個職業嗎,會不會影響這個職業的發展?
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在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于工作經驗的豐富與否。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準確識別并全力發揮其性格優勢與天賦 。
性格是一把能開啟你成功之門的鑰匙。一位記者采訪投資銀行一代宗師摩根,問:你成功的條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飾地說:性格。記者又問:“資本和資金哪一個更重要?”老摩根一語中的地答道:“資本比資金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
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在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于lT作經驗的豐富與否。在外部條件已定的前提下,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準確識別并全力發揮其性格優勢與天賦。只有識別和接受自身的性格和天賦,尋找到適合發揮自身性格和天賦的職業,持續地使用它們,并堅持下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選錯了職業的可怕,在于你本來有可能成功,卻因選錯了職業而不得不與成功失之交臂。據有關調查統計,在選錯職業的人當中,有98%左右的人在事業上都是失敗者。由于工作的不適宜,導致了他們人生的失敗。
如果性格與職業不相適應,性格就會阻礙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從業者感到被動、缺乏興趣、倦怠、力不從心、精神緊張。一個對工作感到不滿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都不會有優越的表現。因此,職業或崗位的選擇是否與自身的性格相吻合,直接關系到人生事業的成敗。
(3)愛好問題 :我喜歡這個職業嗎?
(4)發展前景問題 :環境允許或支持我做什么?我從事這個職業,有發展嗎?是否能學到我要學的領域?職級和薪資都通過努力得到提高嗎?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了解自我,還要了解社會,看看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和怎樣的素質,長遠考慮職業發展的規律,選擇最適合自己方向。
分析清楚外部的機會與威脅,與自身愿望、自身優勢相結合,制定自己合適的發展道路,選擇適合自己的起點。首先要分析周邊的環境,包括學校、本市、本省、本國,甚至國際上的環境;分析內外環境給自己職業生涯的機遇和阻礙,只要認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環境,都應在考慮范疇之內;分析在這些環境中自己可能獲得什么支持和允許。還要分析目前自己所處的行業、企業和職位有哪些威脅,又有哪些機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機會和威脅都是相互依存,并可互相轉化的。
在我國現階段,對大學生來說, 工作的企業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1 :公務員(含事業單位)
2 :壟斷行業國企
3 :競爭行業國企
4 :外企
5 :民營企業
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 工作的類別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類別:
——以專業背景為導向的:
也就是大家在學校所學的專業。對于尚無一技之長的大學生,專業是企業篩選人才的第一道門檻。很多大學生都會說,我覺得大學四年下來,我對于自己的專業“一竅不通”,怎么從事專業?沒有關系,企業需要的是你的專業背景,并沒有期望招你來馬上就從事專業工作。進入企業后,都是要經過培訓才能上崗的,而且上崗后還有專門的師傅繼續把關。企業的眾多部門,如銷售、市場、采購、生產、研發、策劃、倉儲物流、財務、售后等每個環節,只有研發對技術的要求最高,其他職位也都希望員工或多或少的了解公司經營的業務,所以需要的是專業背景,而不是直接技能。
——以素質為導向的:
這類職位太多了,特征如下:
• 人要聰明,靈活
• 要求具有快速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吃苦耐勞、善于溝通等各種能力
• 專業限制不大
總之是要求大學生的EQ要高,懂得如何做好一件事,還要踏實肯干。如很多銷售工作,業績是靠辛勤工作換來的,對于員工的專業和技能要求都不高。像各種管理培訓生職位,著名咨詢公司的職位,也屬于以素質為導向的,但是要求更高。
——以技能為導向的:
外語能力(英語及其他外語)、網站開發建設、企業 IT 維護、軟硬件開發 / 編程、文字寫作、美工設計、CAD制圖、會計等等。
如果具有以上技能,就可以很快獲得一份直接應用這些技能的工作。并且企業對于擁有這些技能的大學生青睞有加,特別是中小企業。據媒體報道,在深圳,年薪20萬難聘高級技工。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獲得一份相應的工作。
(5)能力、門檻問題 :我現有的知識、經驗、技能、證書能讓我獲得我想要的工作嗎?
專業知識、經驗、技能、證書等是企業招聘大學畢業生看重的幾個方面。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社會實踐及實習兼職的經歷中獲取的經驗及技能、為提高求職競爭力而去專門考證的證書等等,都是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需要考慮和不斷完善的方面,當前的大學生求職考證熱就是這方面的體現。證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態度和能力,詳情參見《大學生求職“十大“最有價值證書》。
(6)市場需求問題 :市場上對這個職位有需求嗎?需求量大嗎?
(7)時間問題 :追求我的職業選擇方向需要多長時間?我是否有時間追求我的職業選擇方向?
(8)薪資滿意度 :我是否滿意這份工作的薪資?
(9)家庭支持度問題 :我的家人、家庭情況支持我做這份工作嗎?包括我們生兒育女、照顧子女、贍養父母是否對我們的工作產生影響?
(10)信心問題 :我有信心做好這份工作嗎?
(11)吃苦問題 :這份工作是否很苦,我能不能吃這種苦?
(12)風險預估問題 :我是否預估到從事這個職業有什么風險?我是否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334579.html
相關閱讀:職場白領之間的人際藝術
職場生涯最重要的8小時
西德尼溫伯格的故事
職場缺乏安全感怎么克服
如何與年輕上司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