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克服職場焦慮癥的八個絕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職場勵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職場中,當你遭遇了職場瓶頸的時候,當你工作得身心疲憊卻有些許失落的時候,當你為未來發展而倍感焦慮的時候,當你感到迷茫不知努力向何方時候,小編克服職場焦慮癥的八個絕招,想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心態定成敗,這種說法絕對是正確的。一個人的心態、價值觀是看不見的,但行為是看得見的。尤其與人溝通的時候,只要注意聽、注意看,你就可以知道這句話背后是一種什么心態,也就能夠了解對方是個怎樣的人。

  那修煉心態有什么具體的方法嗎?我這里給大家總結了八招,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主要就是會系統一點,容易讓大家記住,當然最重要的,這些也是現在職場中最普遍存在的心態。如果能練好這八招,那對剛剛出來的職業經理人已經足夠了。

  做事態度:敬業VS敷衍

  現在有一類年輕人自稱“迷茫一族”,總覺得自己的工作不理想。我曾經問過一些人什么是“理想的”,都說不知道。他們白天上班的時候敷衍了事,下班就出去玩,有時晚上通宵,第二天就回公司休息。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就是有種不敬業的心態,沒有遵守紀律去做事情。

  對我來說,敬業其實就是尊重自己。因為這個工作是你自己選擇的,選擇之后又不尊重它,整天敷衍了事,這其實就是不尊重自己的選擇,一個不能尊重自己的人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

  處事心態:成長VS封閉

  封閉的心態是什么?就是認為我們的能力是不會成長的,不會改變的。一個典型的行為就是,你讓員工去做一件事,他必須要搞清楚有沒有機會做成功,如果沒有把握、覺得有困難,就推掉它,爭取躲開他。

  有個朋友的公司招了很多名校畢業生,但是一年時間不到,大部分都走了,我問為什么?朋友說,他們都是不敢去嘗試的人,或許是來自名校、成績優秀,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在意失敗、也不能失敗,當然更不會去認錯,顯然這種人是不適合的。

  成長的心態是不在乎失敗嗎?當然不是,但是當面對失敗的時候,他的心態是受到挫折是正常的,這恰恰是我成長學習的機會,敢于去嘗試,即使失敗來了也不會介意。

  面對資源:公司VS私人

  有次在網絡上,一個年輕的銷售和我抱怨公司對他不公平,開發一年的客戶有了成果,公司卻交給了另一個銷售去處理,自己最后分享不了成果。我就和他說,公司請你回來做銷售就是開發客戶,開發成功就會給你業務回報,自己薪水獎金都收到了,為什么要抱怨不公平呢?公司投資資源,你也是資源之一,開發出的客戶是屬于公司,不是屬于你個人的。如果這個客戶最后讓公司虧本,那你會愿意分擔責任嗎?這樣他就沒聲音了。

  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你不是投資人也不是合伙人,那你就不應該考慮“成果共享,這個很關鍵。你是公司資源的一部分,你的行為都是在為公司做貢獻,你做到多少公司就會給你多少。

  面對崗位:律己VS越位

  我曾經記得任正非與馬云都講過這樣的話,如果有員工入職不超過三年就開始批評公司策略,這種人馬上開掉。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這個不太好的習慣。首先在心態上自以為是,信心爆棚。有心是好的,但是表現得過分就不好了。你對公司還不夠了解,有什么資格去批評公司策略,你不在老板的位置,有些難處你也無法知道。所以還是先做好自己的工作,當自己的工作還不熟練,是沒有資格去批評別人的。這個就是心態律己與越位的意思。

  存在價值:增值VS待遇

  作為職業經理人,我們對公司來講,有兩條曲線:一條是你的增加價值線,無論是銷售、研發還是其他,公司請你的目的都是幫助解決問題,給公司帶來價值;另一條是你的成本曲線,每年成本曲線都會上升,因為你的薪水是會增加的。但是新員工很少在第一年就能替企業賺錢、增值,最少投入三年,這個員工才有機會去爭取增值。

  所以,職業經理人更應該專注增值,不要整天想著待遇,待遇就是你的成本。如果你只是公司的成本,而不是價值,那當公司績效不好的時候,第一個要裁掉的人就是你了。

  我的建議是,增值是你應該專注的地方,只要你專注,將自己的價值提升上去,那你的待遇也就會追上來的,因為企業不會讓有價值的員工走掉的。

  面對事情:激情VS推脫

  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有什么樣的員工?肯定是要充滿激情,總是眼里有活,而不是只守住自己小崗位的員工。有些員工就是這樣,總會幫助團隊其他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當然前提條件是已經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心態,當面對工作時,永遠充滿激情,不斷想出些新東西為公司增值,而不是用所謂的崗位描述作為自己推脫的理由。

  做事選擇:需要VS喜歡

  年輕人都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年輕時候喜歡兩樣東西,音樂與武術,但是對我而言,這兩個興趣都養活不了我,玩玩可以,絕對賺不到什么錢,所以很快就放棄靠它們來養活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也明白了,世界上有兩種事情,一種是你喜歡做的事情,希望所有時間都來做它們;另一種是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你的責任,一個負責任的人必須要知道有些什么事情是你需要做的。

  我常常告訴年輕人,不要太早說我只喜歡這個。因為你不知道你喜歡什么,我當時也不知道我會喜歡上銷售,也不知道自己有這個能力。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種心態,知道不光是喜歡的事情才要去做,還要認清楚什么是你需要去做的,然后慢慢去喜歡上這個東西。

  思維方式:利他VS利己

  我工作前15年,基本上就是光桿司令,沒有一個人直接向我匯報。剛開始我希望能夠說服別人來做這件事,但是別人根本沒有興趣聽你說,再加上你不是他們的上司,總是會碰釘子。后來學明白,一定要讓對方感覺這件事情是他需要做的事情,而利他就是最好的方法。說服更多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利他卻是從別人的角度出發解決問題,別人做好后,你自己也不會吃虧的。

  上面的內功八式只是我個人總結出來,在職場中肯定還有很多需要去修煉。當你有負能量的時候,想想它們是有幫助的,但它們只能讓你心態調整一下,很難固定下來。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用行動去落地執行,記住這句話,心態是看不見的,只有表現出來的行為才是看得見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336192.html

相關閱讀:職場生涯最重要的8小時
職場白領之間的人際藝術
職場缺乏安全感怎么克服
西德尼溫伯格的故事
如何與年輕上司和諧相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