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潛意識"溝通,催眠是一個最常見、效果很好的方法,但是,卻經常需要催眠師的協助,由于催眠影響深遠,因此,必須慎選催眠師;另外,有一種催眠方法叫"自我催眠",它是應用我們的"顯意識",不斷地對自我"暗示",也就是單方向地對"潛意識"強制輸入訊息。所謂的"溝通",應該是雙向、交流的,單向、強制的"自我催眠","溝通"的效果、"潛意識"所能夠發揮的程度,自然比較受到限制。
但是,"NLP"也發現,薩提爾大師和米爾頓大師,他們往往沒有經過一般所謂"催眠"的程序,也經常能夠與個案作到很好、很順暢的潛意識溝通效果,因此,"NLP"就發展了一種與"潛意識"溝通的技巧,就叫"潛意識溝通"法,效果并不比"催眠"差。
"潛意識溝通"法和"催眠"法的最大差別就是,過程中,我們自己的意識一直都非常清醒、自主。"潛意識溝通"法可以和同伴一起進行,也可以自己一個人來,這種方法不但可以用于心理治療,更可以開發自己"潛意識"的能力,在"NLP"領域中,被應用得非常廣泛,甚至,可以這么說:想要達到較高階的"NLP"成就,能否與自己的潛意識順暢地溝通,是個重要的關卡。
"NLP潛意識溝通"法的入門練習方式有好幾種,其中,藉由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Erickson)大師的講故事和"Milton-Model"講話模式,就是非常好的入門方法。
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首先,找個不受干擾的環境,讓自己沉靜下來,然后,將"意識焦點"很自由、輕松、自在地放在"主題"上,讓內心去自然地浮現"訊息","訊息"可能有各種型態,有時是圖像的,有時是聲音的…,不管是什么型態的"訊息",我們只要聆聽,不必批判、不必預設立場,盡量讓"訊息"充分、完整呈現,最后,再以"講故事"的方式說出來。對"主題"的當事人,這個"故事"經常有很深刻的意義。
舉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有一次,我和一位企業主管練習"潛意識溝通"法,所設定的"主題"是"職場生涯的意義",以下就是他針對這個"主題"所講的"故事",他說: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教育訓練的場所",每個人到這里來之前,都已根據自己心靈上的缺陷,選定了自己成長的功課。
這個世界的教學方法非常奇特,所有的一切都是教材,一進到這里之后,絕大部分的人都忘了自己心靈上的缺陷和成長的功課,但是,生命卻會不斷地透過人、事、物讓人們"歷練",讓每個人去作自己的"功課",直到心靈"過關"才會再進階。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功課"時,我們原本的心靈缺陷會驅使我們"追求或逃避",雖然"追求或逃避"花掉了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但是,我們的"功課"卻是心靈能否成長,而不在于我們在這個世界"追求或逃避"了多大的成就、得到了什么,重點是,我們是否在這個過程中,能否發現、面對并修復自己心靈的"缺陷"。
最后他說:
"生命本身就像一位大師,他會用各種方式來指導我們,讓我們更成長,讓我們更邁向幸福、圓滿。
有時,他借用別人來告訴我們;有時,他讓我們自己覺察。
有時,他利用順境提醒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應該善加發揮、善加珍惜;
有時,他利用逆境,不如意的經驗,讓我們學習成長。
他不斷地指導我們,目的都是讓我們更成長、更幸福,讓我們傳播關懷。
能不能從他身上獲取寶藏,就看我們是否能解讀他的訊息。
順境,是福份;逆境,也可能隱藏著讓我們成長的機會;
獲得,是一份喜悅;付出,也可能是一個成熟的承擔;
快樂,是個福報;辛苦,也可能是更上一層樓的動力;
成功,是人生的珠寶;挫折,也可能是顯露寶石光彩的琢磨。"
我聽了這位企業主管的這段"故事",內心還真有很多感觸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4017.html
相關閱讀: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感官敏銳練習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