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造成的問題雖然很多、很大,但是,自由市場經濟企業經營,目前還是脫離不了"競爭",透過適度的"競爭",也確實可以更保障消費者權益,同時,也可以更激發企業的潛力、激發創意。
"CLM法"(企業主管領導管理用創意思維檢核表法)的另一個創意參考原則就是:"競爭(Compete)"。既然稱為"競爭",就有對手(甚至以"敵人"稱之),很多卓越的領導者都不敢輕忽這個課題,更有甚者,以"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隨時提醒自己必須不斷地追求改變、進步。
即使像GE這么大、這么杰出的公司,前總裁韋爾奇(JackWelch)對"競爭"一事,也不敢稍微掉以輕心,比如說,他就常常問自己:"綜觀全球市場,GE所處的產業環境為何?過去三年,GE的競爭對手在做些什么?GE又做了些什么?未來,他們將如何攻擊GE?GE有什么超越他們的計劃?"。
從某個角度來說,"競爭"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多"創意",比如說,我們可以了解有些顧客為什么采購"競爭對手"的商品(或服務),卻不愿意下單給我們?我們也可以了解"競爭對手"暢銷商品(或服務)的優缺點,再據以強化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像日本松下電器在日本市場,對"競爭對手"SONY,過去就曾經采取"老二策略"-研究SONY暢銷新產品的優缺點,然后,以極快的速度,推出功能更強的產品,讓SONY非常困擾。
為了在"競爭"中贏得勝利,領導者經常需要挖空心思發揮創意。我有一位朋友,他太太廚藝非常精湛,應該已是"名人"級水準,前陣子,日本某家廚具制造公司透過某"名廚"推薦,聘請我這位朋友的太太當他們公司的"契約烹飪顧問",工作就是:依煎、炒、煮、炸…不同的烹調方法,每個星期到該公司燒一道中華料理。
這家公司的社長,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即使摔倒,也要先看看地上有沒有錢可以撿,再爬起來。"光聽這句話,就知道這是一家擅長于將每一件事都發揮到最大功效的公司。
顧問烹調的時候,除了有一群學生在現場學習之外,還有人在旁錄像,并將之制作成中華料理烹飪教學錄像帶;最特別的是,她燒菜時,所用的廚具都很特殊,除了煤氣灶火力可以非常強之外,煤氣管都裝有數字流量計、壓力表,旁邊還有幾個感測式溫度計對著鍋子,換句話說,整個烹調過程的條件,通通記錄在計算機里。
這樣的做法在華北、華東、廣東、臺灣、泰國…各地都在進行,目前的"煤氣灶",構造、性能都差不多,并不能真正吻合各國、各地、各種的烹調方式,該公司進行這項計劃,搜集這些數據,據說,就是為了發展下一代能適合各地烹飪方式新一代"煤氣灶"的基本資料。
人經常不愿意"輸",這也是"競爭"的基本動力。管理上就有一個應用內部"競爭"很有名的個案:某輪三班的工廠,有一天,他們主管突然靈機一閃,把早班的生產量寫在地板上;中班的人看到之后,基于不服輸的心理,產量超過了早班,他們也將之寫在地板上;晚班的人看到之后又超過了中班…。
我有位朋友,他就很擅長這方面的創意應用,比如說,有一陣子,他手下各單位相互抱怨對方未能提供充分的服務,他就讓各單位主管相互提出希望對方做到事項的清單,不久之后,他就讓單位主管對調,各自完成自己提出的清單內容…;最近,他利用選舉模范勞工當天,突然宣布進行請全體同仁對干部投票,得票全都是"肯定"的干部,都給予獎勵、晉升,得票全都是"否定"的干部,則予降級、調職…。
"競爭"也是一個很有力的創意參考原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4028.html
相關閱讀: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感官敏銳練習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