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只有當一個人尊重自己時,才能尊重(真誠地)別人,而別人也才會尊重自己。自信和自愛是自尊的基礎:我有這么大和多的能力,可以為自己和別人做很多事,因而得到那么多的價值(樂趣、肯定、接受、支持),我當然愛護擁有這份能力的我。有能力同時又受愛護的人,我們當然尊重。
尊重是接受和承認他的地位,并且在思想、說話和行為上表現出這份接受和承認。
見到國旗,或者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我們那刻的心態和主行,便是證明。兩個學者站在一起,其中一個雍容有禮、輕松大方,而另一個舉止粗野、出言不遜,雖然兩人都有很高的地位,明顯地,人們對他倆是會有不同的態度的。由此可見,自己必須先尊重自己,才會尊重別人,而同時,別人才會尊重自己。
最近,在一間公司里講學,課程主持人見到過去兩次都有很多人遲到,宣布由下一次起,遲到的都會受罰,其中一位賞提出抗議,認為遲到只是使她學少了,是她自己的損失,不應受罰。我問她:[你遲到使到你自己學少了,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的確不關別人的事,可是,你對其他學員、講師、主持人和公司的一份責任呢?]
試想一想,若果在課程中沒有她的座位,所有學員對她視而不見,不與她交談,講師漠視她是否存在,主持人的學員名單上沒有她的名字,公司所有的課程安排從沒有包括她,她會不會感到不受尊重?在這些方面她要求尊重而同時不以同等的尊重回報,下次她應該得到這些尊重嗎?現在主持人所做的,正是以一些輕微的懲罰去確保她繼續取得這些尊重。
這種心態,正是自我價值不足的表現。自我價值是在孩童成長時期里發展出來的。沒有發展得足夠的自我價值,就等如仍在孩童階段,以孩童的心態去處理人生的種種情況。在一個孩童的環境中,他是可以往往做錯了不用受罰,要求別人對他怎樣而無須考慮回報,有身份的成年人照顧,可以不負責任、任性和過份要求。這位學員正是反映出這樣的心態!
在任何一個環境里,我們的思想言行顯示尊重自己和同時尊重別人,必然會引致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107.html
相關閱讀: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感官敏銳練習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