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導出目標的模式化及重制化的策略中,我們也用NLP在行為模式的發展中擴展另一種進化的趨勢,就是讓它近于更精簡的模式的趨勢。[精簡]這個詞語在此表示了許多的規則特征,而這些規則與特征正是一種特別的模式以估量所有其早已設計好的目標的工具。最精簡的模式可以是個最少特征的模式,而且它仍能保障比更復雜的模式得到相同的或更多的目標出來。對個人及組織而言,此意味著在達到其目標所需的行為目標的發展及完成方面能夠大幅縮減時間及能量的消耗。
模式在增進其精簡度的轉變上,可以以下兩種方式進行:
(1)有些被認為平常重要的元素,對達成目標所產生的特定相互作用而言,會是更基本的東西。舉個例子來說,在NLP中,我們開始藉由顯示五種感官經驗的層次(看、聽、感覺、嗅、及嘗)為人們歸納及引導行為時的策略的基礎,而不是像其它行為模式那樣用更復雜且抽象的概念,像[自我]、[心智]、[人性]、[結構]、[道德]、或[理由]等等。
(2)模式的取向更接近形式,而非內容。所謂[形式],我們指的是介于結構元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的規則或原理,而這些結構元素會歸納可能的狀態或是系統中可能的相互作用。舉個例子來說,牛頓發展出來的基本定律或物理[法則]是物理元素間(在某種經驗的層面)相對關系的簡易且精密的陳述,這些物理元素能夠描述、預測、指定構成我們的物理世界極大部分的內涵的變化情形。這些相同的正常規則掌握了許多不同物體的運作及相互作用,像:潮汐、撞球、汽車、飛彈等等。
一個模式的構成法的減少,只要這組規則是必須的且能有效的描述其構成元素間的相互作用,這種減少反而會增加此模式的效能及力量,而非減少其效能及力量。舉例來說,化學家不需要試驗所有可能的化學組合,就可以知道哪一種組合會成功地達到目的,因為對原子元素及分子元素結構的屬性的基本知識可以讓他們在許多情形下預知哪一種化學作用有效、哪一種不會,F代化學模式的精簡性提升有效性以及簡化了預測及歸納目標的操作策略。
精簡的模式在NLP上也發生了同樣的功用,它剖析了人類行為的復雜性,藉此顯示出主導行為上相互作用的基礎規則。NLP關注的是行為的生成規律,而不是其內容,因為內容本身無限的可變性可能變得極端的復雜與矛盾。由于NLP關注形式,它就不會偏執于特定的行為內容。在此種關系下,行為的進化提供了我們另一種選擇,不必專執于[專門化],專門化常讓我們過度執著于內容的部分。
了解到一特定行為模式的基本元素,不管這是屬于科學、技術、商業、法律、心理、醫療、政治、或是教育上的,我們都不必花費好幾個年頭才能精通該模式中的行為特性。事實上,教育在效能及可能性上的進步,總是發生在更精簡的模式發展出來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287.html
相關閱讀:感官敏銳練習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