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所謂好的「談判者」,會先開出他們認為最有利的條件,并從一開始已拒絕讓步。天!那是多幼稚的想法!大多數人認為談判只有「贏」或「輸」;也有人認為「兵不厭詐」要以欺詐的手段去解決問題。這些不同的立場,肯定會防礙我們的醒覺,選擇及采取有效行動的能力。
你將認識到「談判」或者稱之為「協商」是一個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復雜過程。要取得成功,你需要能夠清晰并且掌握自己的想法,感受及行為,同時也要認識與了解別人的想法,尊重及理解他們的立場
那NLP又是甚么呢?
NLP 即「身心語言程序學」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身心 : 是一種運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去接受外界訊息的方法,亦是我們跟他人及自己溝通的方法。
語言: 口頭與身體語言的模式,將我們工作經驗及生活經驗中的意思顯露出來,以及挑戰一些讓我們釋放真正潛能的不同語言模式。
程序學︰怎樣從有意識及潛意識的獨特思考策略中獲取經驗,如何產生自我塑造的行為,并透過留意這些策略而給予自己新的選擇。
而NLP亦是一種對求知和學習的熱切態度,可以令人在個人提升和事業上有更佳發展。
我們為達致特定目標而進行協商。這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你有一個目標,而對方也有一個目標。
在大部分的協商中,我們在剛開始時,經常不為意自己的潛意識目標或立場。按NLP的說法,就是我們在協商的游戲中,沒有真正理解自己與他人的信念、價值觀及想達到的效果。
每個人進行協商時都有一些堅定的看法,也有些較易改變的觀點。有時候,很多地方容許妥協,但在某些情況卻甚少有讓步的余地。隨著對運用NLP協商技巧的了解及經驗增加,我們就越容易在堅定立場的背后找到「灰色地帶」和更多選擇。熟練的協商者能夠認清「特定阻礙」,找到「共同立場」。
我的個人經驗……………..
多年來,我不斷跟商界及社交圈子的同事,同業和朋友分享有關協商的經驗。因為我是個從商的專業人士(FHKIE, FHKIoD, FCMI, FInstAM, FIOSH 等),亦擁有很廣泛的行為心理學背景(IANLP的資深導師www.ia-nlp.org),所以我能引入NLP技巧去排解商業糾紛; 此舉為業界帶出一個獨特的新觀點。我真正體認到心理學在協商中是如何重要。
我相信,我們的社會將越來越尊重協商,而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會認為 : 利用協商去排解糾紛與差異遠勝使用陰謀詭計、離間及暴力去強行解決問題。很多行業都認為調停中心能有效避免司法體系被各種爭論所堵塞,認為那些爭論最好經由協商去解決。公眾社會,私人機構與組織都開始努力達致「共識管理」的管理方法。
過往「談判」時,或會聽過人們的談判風格是「競爭性」或「合作性」等術語。有些人認為「合作」是一個正面的概念,而「競爭」則是負面的。其實,無論是在玩紙牌、打籃球、工作或購物,大多數人都自然而然的希望勝利!父偁帯跪屖刮覀兿M脛,而且它永遠不會消失。
很多人每次開始「談判」時都抱有一個態度,希望盡力為自己爭取最好的條件。這不是自私,而是利己,并無不妥。事實上,假若我們學懂以更清楚、更有技巧的方式去洽談自己的立埸,就能夠在個人與社會公眾的利益對抗中取得平衡,但我們這樣做其實最終也只是希望盡量得到所有東西。
重要的是,競爭乃至「談判」,基本上都是一個心理過程。所有人的目的都是「勝利」。NLP非常重視系統的平衡——「整態平衡」,那就是「我贏」、「你贏」、「大家贏」!复蠹摇怪傅木褪且粋較大的系統(例如︰家庭、組織、社會、國家、世界……等等。)
NLP預設前題——開啟智能之匙
NLP預設前題是一套正面而有力的信念,它亦是形成NLP這個獨特知識系統的基礎。
根據NLP預設前題 : 智能、道德規范與整態平衡并非建基于世上存在的「對」或「正確」地圖,因為人類根本就不能制造出這種地圖。相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去建立一個最豐盛的地圖,尊重我們與大自然乃至全世界整個系統的整體平衡。NLP中所有模式與技巧都由以下9 個原則整合而來︰
1) 人不能不溝通
我們經常都在溝通—即使沒有說話,我們也不能沒有溝通。
2) 溝通的意義在乎你所得到的響應。
溝通的意義由接收者而來,而不是傳遞者,所接收到的訊息由對方所決定。
3) 人們根據自己所認知的事實去作出行動與反應,而不是事實本身。
人們向自己的經驗作出反應,而不是事實本身。我們會因應自己本身的感官、信念和過往經驗將現正身處的世界轉化成自己的內心世界。由于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各自有不同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必須尊重他人的內心世界。
4) 人們每刻已作最佳選擇。
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察覺到可行的選擇與可能性,并且能夠從中作最好的決定。
5) 人們都擁有所有讓自己活得成功的資源。
人們早已齊備所有資源讓他們有效地行動,或者,他們可以自行創造所需資源。世人沒有無資源的人,只有缺乏資源的狀態。別人做得到,我也做得到。
6) 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當我們去除失敗的概念,就能更易采取新的、不同的行動。當我們談論回饋,而非談論失敗,那就能成功去除成 / 敗 (好 / 壞)的判斷。
7) 只要將工作分得夠仔細,任何事也能夠完成。
利用NLP「拆細」“chunking down” 的過程,問「這事情中最小的部份是甚么?」。以「分解」的概念作為策略,對于協商非常有用。
8) 所有行為都有正面的意向和功用。
大多數人都花太多時間去斷定或討論甚么是「有問題」的行為和它可能帶來的破壞。某程度上,所有行為的意圖都是正面的。針對意圖比針對「有問題」的行為更容易、更有效。
9) 每個行動也有目的,每個行為也總有用處。
在一個系統中,不是所有互動都處于同一層次。在一個層次上,這是正面的,在另一個層次上卻可能是負面的。將行為與「自我」分開頗為有用—將行為本身與引發行為的正面意向、功能、信念等分開。將「負擔」轉化成「機會」。
協商的致勝之道
生活上面對的大小糾紛均具有正反兩面的潛在力量,可以成為啟發、鼓勵、學習、蛻變及成長的泉源,卻也可以是憤怒、恐懼、羞恥、欺詐、抗拒的禍根。選擇權并不在對方,而是在自己,取決于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決心。
探討糾紛也就是先除去你所設的假象,不再把自己視為受害者或者視他人為敵人。當面對你不信任的人,你不要再恐懼與他作忠誠的溝通。憑借技巧地正視問題、探究問題、貫穿問題,你可以從中學習成長,讓你在生命中珍惜的人跟前變得更面面俱圓。
要成為協商桌上的贏家,我誠邀你容納坦率、可能性、好奇,對整個過程要抱有解決問題的承擔和熱誠。以下是致勝道上的幾個重要元素:
清楚糾紛的文化、內容,以及牽涉其中的人
解除你「非戰即退」的反應,以「空杯子」心態,拼除對紛爭的既有思維,然后設身處地聆聽對方的意見。
以平和心態清楚表達你個人的情緒和需要,不要讓負面情緒出現。亦要仔細聆聽,觀察其它人表達的種種。
解讀別人話語 (包括有說出來和無說出來) 的含意,去解決糾紛的內在原因。
將問題與人物分開,過去與將來分開,動機與立埸分開。
重新界定「糾紛」為尋求解決方法的「挑戰」。思考解決糾紛的所有可行方法,多聆聽多了解,并邀請對方一同建立一套解決糾紛的準則。
進行合作性的談判,而非侵略性的談判,并尋求共同的價值觀、信念,幫助公平解決糾紛、達至雙方滿意的成果。
運用不拘形式的問題處理手法、調解斡旋,與及其它解決糾紛的方法,藉此打破僵局,弄清雙方一致的地方,然后結束糾紛。
找出一些更大規模、牽涉糾紛的組織性及社會性問題,看看自己的處理手法與責任感的認同如何能成就一個更和平的世界。
將糾紛來一個了結。排除你對對方的判斷,反而專注于改善自己應付對方刁難行為的技巧。繼而釋放自己,原諒自己及對方,并繼續前行。
當你應付糾紛之時,基本上只有兩個選擇。要么你劍拔弩張,枕戈待旦;要么你卸去敵意,踏前一步,以和為貴。請問:準備議和不是較枕戈待旦更好么?以和為貴不是較準備應戰更高興、更有滿足感嗎?你會選擇哪一個?
從糾紛中可得到的學習機會數之不盡、無邊無際。你怎樣才能從糾紛中找尋到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呢?我們向你建議其中一個方法:放松、走進并穿過你身邊的糾紛。這樣做的同時,你會發現自己的每一個習慣模式、局限、弱點與困惑。能夠自動察覺障礙,你便有學習如何解決它們的機會。
希望在這條自我發現、自我成長、自我蛻變的道路上,我能給予你鼓勵和支持。祝你好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324.html
相關閱讀: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感官敏銳練習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