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位篤信佛教多年的顧問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稱之)半開玩笑地談到“地獄酷刑和人們烹調魚肉很相像”后,我另一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疑又好奇的顧問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稱之)一板臉,嚴肅地說:“太惡心了,把這兩件事扯在一起,你存心讓我食不下咽嗎?不和你談這些。”
雖然他不喜歡這個比喻,但是,卻對“地獄”很好奇,所以忍不住又問:“地獄都關些什么人?”
林兄說:“經上是這么說,不論是人、是鬼、是神,凡是生前造大惡業的,死后就會到地獄去。”
李兄好奇地問:“人、鬼、神都同等待遇?”
林兄說:“經上是這么說沒錯。”
李兄又問:“造多大的惡,到什么地獄,受什么酷刑,到底是由誰來決定?”
林兄說:“經上說,主要是由自己的業力所召感。”
李兄問:“業力那么厲害?”
林兄說:“是啊,經上說,業力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圣道;還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小惡,因為,死后纖毫受報。”
李兄說:“說得這么可怕,有點像營銷常用的‘恐怖訴求’手法。”
我插話說:“應該也可以說是佛、菩薩慈悲的提醒,免得我們因為看不到、不知道、不清楚嚴重性,而淪落到地獄去受苦。”
李兄帶著挑戰性的口吻問我:“你能證明地獄的存在嗎?”
我聳聳肩地說:“我那有這個能力?”
李兄轉頭問林兄說:“你呢?”
林兄說:“我當然也沒辦法證明。”
李兄沒說什么,林兄又接著說:“不過,你這么問,倒是讓我想起愛因斯坦的一件事。”
李兄問:“想到愛因斯坦的什么事?”
林兄說:“你知道愛因斯坦也有宗教信仰嗎?”
李兄好奇地問:“愛因斯坦號稱現代科學之父,怎么會有宗教信仰?”
林兄說:“他就是信仰上帝。”
李兄問:“他那些科學界的朋友,不會覺得很奇怪嗎?”
林兄說:“所以啊,就有人問愛因斯坦,像他科學素養這么深厚的人,為什么會相信上帝?到底他怎么證明上帝的存在?”
李兄問:“愛因斯坦怎么回答?”
林兄又以半開玩笑的口氣說:“他說,雖然他沒辦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萬一,上帝真的存在的話,不信上帝,那不是‘虧大了’嗎?”
李兄莞爾一笑之后問林兄:“但是,這跟有沒有地獄,又有什么關系?”
林兄帶著開玩笑的口吻說:“萬一,真的有地獄,而我們又淪落到地獄去的話,那不是也一樣是‘虧大了’嗎?”
李兄轉頭帶著耶揄的笑意對我說:“聽來,這是一項很大的風險,我想,根據企業經營‘風險管理’的原則,你大概會提醒企業領導者,要多關心自己的‘終極幸福’,要做好‘風險管理’,千萬不能讓自己墮入這樣的痛苦深淵,是不是?”
我說:“沒錯,沒錯。”
李兄說:“不過,也有什么好‘虧大的’?反正,地獄是關壞人的地方,我們又不做壞事,有沒有地獄,關我們什么事?”
林兄說:“當然,好人是不至于淪落道地獄,但是,你要是知道‘我們凡人很難不造惡’的話,你就不會這么輕松了。”
李兄質疑地說:“我們不造惡很難?我不懂你在說什么?”
林兄問:“你知道,什么叫‘造惡’嗎?”
李兄說:“不就是殺人放火、作奸犯科之類的嗎?”
林兄說:“這些當然是‘造惡’,說得完整一點,‘造惡’包括自己做、教唆別人做,甚至,見作隨喜。還不只這些。”
李兄問:“還有什么?”
林兄說:“‘造惡’涵蓋了‘身’、‘口’、‘意’三類。”
李兄問:“什么是‘身’、‘口’、‘意’?”
林兄說:“簡單說,‘身’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就是我們的行為,你說的殺人放火、作奸犯科,就是這類;‘口’就是我們所講的話;‘意’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
李兄問:“我還是不懂,我很難想象,我們會造‘身’、‘口’、‘意’的什么惡?”
林兄說:“我們這些凡人,內心充滿了我執、法執,為了生活、為了理想、為了事業、為了親人,或是,一時胡涂...,難免自私自利、自是其是,而利己損人、口出惡言、起一些不當的意圖?”
我補了一句:“經里面還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
李兄很不以為然地說:“這種說法,我還是沒辦法了解。這和‘領導心靈’、‘心靈領導’有關嗎?”
我說:“有,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要開發深層心靈資源的話,最好能夠避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354.html
相關閱讀: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感官敏銳練習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