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聽”到任何“意義”,一定是自己所加上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NLP學院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時,我們可以從古人所留下的智慧,聽到像“蝴蝶”一樣在描述“無名層次”的種種情境;有時,我們也可以從古人所留下的記錄,看到像“蝴蝶”一樣在描述“如何抵達“無名層次””的種種途徑。
  我們曾經說,要達到“無名層次”,需要以“自性層次”和“自然層次”為基礎,并學會擺脫“信念、價值”以下的“認同”。
  話雖這么說,很多朋友經常還是會問:“在各“層次”上,到底我們有什么“認同”?我們又要如何“擺脫”這些“認同”呢?”
  這個問題牽涉頗廣,不容易一下就回答得面面俱到、回答得很完滿,我經常會先從“生理層次”談起。
  在此層次中,我們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各種“感官系統”在進行各種“感知”,在我們“感知”的過程中,我們就有很多的“認同”。我們就先挑“聽覺”感知過程來探討。
  我們能夠聽到外界的“聲音”,就是因為外在有個發出聲音的“聲源”,而且,它所發出的“聲音”,透過空氣的“振動(即所謂的“聲波”)”,傳到我們的“聽覺器官”,被我們接收、感知到。
  所謂的“聽覺器官”,就是包括了外耳的耳殼、外聽道,中耳的耳膜、三小聽骨、耳咽管,內耳的卵圓窗、耳蝸、前庭、半規管,及聽神經和大腦聽區。
  如果,我們仔細來看整個“聽”的過程,我們將發現,原本它只是“物理”作用,過程中,并沒有任何“意義”的傳遞。
  首先,外部“聲波”傳到我們的外耳,“聲波”系屬空氣的“振動”,這個空氣“振動”被我們外耳的“耳殼”所“收集”,所收集到的這些“聲波”再經由“外聽道”傳遞到中耳的“耳膜”,這段過程,所傳遞的是空氣“聲波”,它是一種“空氣振動能”,是一種“振動能量”,當然不含任何“意義”。
  接著,“聲波”傳到中耳的“耳膜”之后,“耳膜”就將聲波的空氣振動,轉化成“耳膜”本身的機械式振動,再透過“三小聽骨(包括錘骨、砧骨及鐙骨,)”將振動傳到內耳的“卵圓窗”,這段過程,所傳遞的是“機械式振動”,它也是一種“振動能量”,當然也不含任何“意義”。
  當中耳的“鐙骨”把“振動”傳到內耳的“卵圓窗”之后,內耳充滿液體的“耳蝸、前庭和半規管”又透過“毛細胞”,將所接收的“機械式振動”,轉換成“液壓式振動”,傳到“聽神經、大腦聽區”,這段過程,所傳遞的是“液壓式振動”,它又是另一種“振動能量”,當然不含任何“意義”。
  就算內耳的“毛細胞”把“液壓式振動”傳到“聽神經、大腦聽區”,“大腦”的“聽神經、大腦聽區”,它們也是以“電能型態訊號”在傳輸,這段過程,當然不含任何“意義”。
  從“聽覺器官”的接收、傳遞過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
  我們自己所“聽”到的“聲音”,其實是“大腦”所“翻譯”出來的“訊號”,并非真正就是“聲源”所發出來的原始“聲音”型態;而且,“聽覺器官”所傳遞的都是不含任何“意義”的“物理訊號”,對我們凡人而言,如果,我們“聽”到任何“意義”,一定是我們自己所加上去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3841.html

相關閱讀: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感官敏銳練習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