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很多人教人把引起困擾的往事遺忘。我們不能把事情忘掉,若是,也只不過是在意識層面上似乎忘掉,而事實上是在潛意識層面被壓制著,這個境界,已經是心理上不健康的情況,也會有很多有關的障礙在思想、心態和行為上出現。
大腦能忘掉往事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若然不好的往事可以忘記,好的往事也能忘記了,我們會少了得益,也會因此常常生活在擔心和不安之中(怕忘記了某些好的往事)。所有發生過的事都有其價值和意義,再不幸的事,當事人都能從中有所得益,因而成熟和成長得更好。
事情和那份情緒,不是不能分割的。事實上,每件事情,我們都可以儲留在記憶中,同時它帶來的感受可以變得更輕松。人生成長的過程,的確是可以在少很多痛苦的情況之下進行的。
運用改變心錨(次感元)便能改變不愉快往事帶來的情緒困擾。當你了解自己的重要心錨(次感元)之后,你會發覺這種改變很容易便能做到,然后,無須很多次練習,你會發覺你的潛意識是幾乎自動去做出效果的。因為每一個人的潛意識都會不斷地為他找尋和做出更好效果的方法,一旦找到了,它便會自動地選擇去運用這個方法。
一件往事的儲留必須運用內感官,最容易找出儲留在哪個內感官的方法是把自己帶回當時的情景(可以閉起眼睛去回想當時的情況),然后注意一下自己看到些什么,有沒有聲音或者自己內心的自言自語,又或者有沒有味、嗅和其它感覺。注意哪個內感官的資料特別豐富(給你的感受特別強大),便可以先從那個內感官開始。(我的經驗是:若果看到東西的,即是回想該往事時有景象涌出的,我都會先從內視覺著手。往往內視覺的心錨(次感元)改變之后,情緒感受便已好轉,不用處理另外兩個內感官了。)
以下是一些簡單易一記的改變心錨(次感元)技巧。每次處理一個內感官,先看內容一遍,然后閉上眼睛,憑記憶去做,無須擔心忘掉了部份內容,因為這個技巧無須完全跟隨所有的步驟,其中的先后次序也不是絕對重要。尤其是若果你已經知道自己的重要心錨(次感元),把它們改變了,其它的心錨(次感元)是不大重要的,何況若效果不夠好,可以重復再做。
遇到有哪一個步驟不是使自己感覺更舒服的,便取消它,繼續以后的步驟。
內視覺
1.回想當時情況,想象把所見景象放入電視機的熒光屏上。
2.想象電視機是放在一個架子上,架子的腳有輪子。把架子嘗試往左或右推,注意哪一個方向使自己感到更舒服。用右手的人應該在推向左邊時感覺更舒服。
3.定了左右方向和推向哪個方向之后,尋找上、中、下三個位置之中自己感到最舒服的一個,把電視機放在那個位置。應該放在下面最舒服。
4.把電視機熒光屏中的景象,由動畫而調慢速度,更調至停頓而成為靜止畫面。
5.把熒光屏的顏色,由鮮調淡,由淡調暗,又由暗調至黑白。
6.在熒光屏上加上雪花、鬼影、跳動等,就像風雨中電視機天線失調的效果一般。
7.縮小電視機或熒光屏,直至縮為4時熒光屏或以下。
8.把電視機推遠,更可使之墮;蛏斩料А
以上的內容,回想該事時,有則做,沒有的可以不理。而每一點的改變,都應注意一下內心情緒感受有否改善,以找出自己的重要心錨(次感元)。
若有推不動,右邊比左邊好(用右手者,用左手的人剛好相反),或者放在上面比下面好的情祝出現,會是事情中有重要意義,當事人須把意義拿出來,儲存心里,事情的記憶才能移遠。
外聽覺(外來的聲音)
1.回想當時情況,注意聽到的聲音是從左耳抑或右耳傳入的。無論是那一邊耳朵,嘗試把聲音改為從另一邊耳朵進入,注意是否感覺舒服一點。有些人開始時便感到聲音從雙耳進入,可以試改為從一邊耳朵進入,再試另一邊。
2.現在試試若果把聲音的來源改為正前方或者正后方,找出那個方向使你更舒服一點。(很多人都說把聲音來源改為后方感到最舒服,但那也不是絕對的。)
3.在最后選定的方向那里,試試把聲音來源放在上面,中間及下面,找出使自己更舒服的位置。
4.想象聲音來源是一個喇叭箱,注意它是什么顏色的。試改變為其它顏色,找出一個使自己更舒服一點的顏色。
5.注意喇叭箱的大小尺碼,把它改小,注意是否它越為縮小自己越感到舒服。
6.想象喇叭箱的電源不好,出現跳音、不穩定、更變得越來越慢,聲調越來越沉,注意自己的感覺是否又變得更舒服一點。
7.想象把喇叭箱推遠,所以聲音越來越小,注意內心是否感到更舒服一點。
8.想象喇叭箱的電線,因推遠而被拉斷了。“啪”的一聲后,已聽不到那些聲音,然后,不知從何處而來,自己喜愛的一首旋律,隱約地、很細聲地傳來,而且慢慢地越來越清晰,自己被這很舒服的旋律所包圍著。
內聽覺(內里的聲音-自己對自己說話)
1.回想當時的情況進入現場的環境,看和聽,注意一下在什么時候,什么事情或景象中,內里的聲音出現。
2.當那個聲音出現時,注意它在內心的位置,然后把那個位置當作是自己里面的另一個人,與它對話。你可以想象它在內心的位置那處有一個人形;也可想象自己退后一步,看到另一個自己在前面,選擇使你更舒服的一種。
3.告訴它你聽到它說的話,對那些說話背后的正面動機(使自己好的意義)向它誠懇地致謝。
4.告訴它你知道那些意義,并且在適當的時候你會針對那些意義做一些事。但在這刻,你有其它的需要照顧,所以,請它幫忙,說些有幫助的話,問它肯不肯。
5.若它肯,請它說出三個對你現在情況有幫助的想法和做法。若它不肯,告訴它你明白,并且不會怪它,然后想象把它推遠,并且把它的顏色調暗,聲音變得弱小。
6.若不能推遠,想象你與它之間加了一塊避彈玻璃,這使它變得模糊,聲音也不清晰了。
7.若它仍是喋喋不休,叫它閉嘴。告訴它,它這樣的做法并不是在幫助你,而是在妨礙你的成長與成功。
8.也可以告訴它,它的說話你會用作參考,但是作決定的仍是你,你的人生向前邁進,仍是由你做主。
內里的聲音,多數是自己潛意識里的一個部份,以一個“不同的我”的角色與自己溝通。這個不同的我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一些事情未有妥善處理而產生出來的。這個角色多數不滿意真實生活的自己,或者不放心(安全感),更或者是不能寬恕真實的自己。輕微的情況里,這個角色可以擔任欠缺一個批評者(Critic)的角色而使到自己凡事更有效果;嚴重的會成為專門與自己打對臺戲的對抗者,而使到自己事事辛苦,無法建立自信。NLP中的一些輔導技巧,例如“重塑印記法”、“接受自己”、“自我整合法”等,都會有幫助。
內感覺
1.回想當時的情況,進入現場環境,看和聽,注意一下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景出現時,自己內里這份感覺出現。
2.注意這份感覺的大小和它在身體里的位置。
3.感覺一下它的形狀是怎樣的,試著把形狀改變,找出使自己更舒服的不同形狀。例如變圓、扁或長。
4.感覺一下它的外表是否有尖角、粗糙,若是,改之使變得平滑圓渾,找出感到更舒服的外表。
5.感覺一下它外表的顏色,改變為使自己更舒服的顏色。
6.感覺它的重量,選一個方法使之變輕,例如蒸發內里的水分,用火焙干,抽出水份,或者用風吹干。注意過程中感到更舒服的出現(可以把它變得像棉花般輕盈)。
7.注意變輕的過程中那份感覺的體積也會縮小,讓它一面縮小自己一面感到更舒服。
8.把現在已經變輕和縮小的感覺往上升起,注意每當位置改變內心便感到更舒服。嘗試把它升至從口中飄出,想象用手接著,向它吹一口氣,看著它飄遠,直至看不到為止。若它不能離開身體,可以在內心找一個最安全和自己最感舒服的位置,然后用一個盒或箱子,把那份感覺裝好,放置在那個位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9782.html
相關閱讀: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感官敏銳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