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看病找錯了醫生,求人幫忙找錯了對象,到機關辦事走錯了門,這時候就應了一句俗話:“拜錯了菩薩”。此時很難堪,很無奈,也很想搞清為什么拜錯了。為什么呢?請先看一個小故事:
四川境內有座四姑娘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帶著幾個徒弟。一天夜里,大殿上供奉的兩米多高的如來佛像,突然跌下來摔得粉碎,只剩下佛像旁邊兩個兩尺來高的小佛像——一個金童,一個玉女。
第二天是一年一度的禪會,香客很多,沒了佛像,如何是好?小和尚們沒了主意。倒是老和尚很鎮定,他指揮小和尚把散落的泥塊搬走,把玉女像扔到柴房,把金童像擺到佛像的位置上。徒弟們心中納悶,金童像矮小不說,還嬉皮笑臉的,怎能充當佛像?明日香客來了哪肯跪拜,捐香火錢?
沒想到,第二天一切如常。青煙繚繞,香客如云。人們跪拜時念念有詞,一臉的敬畏與虔誠。晚上清點香火錢,一點也沒少。老和尚笑了笑說:“人有一個特性,不管是誰,只要坐在神的位置上,人就會對他頂禮膜拜。”
看來,人們對神的敬畏,并不是敬某一個神,而是敬神位。不管神位上坐的是如來還是金童,是泥菩薩還是草菩薩,只要放到神位上,一樣有人磕頭跪拜。
然而,菩薩拜錯了,總歸不是好事。怪誰呢?分析一下原因和教訓,是完全有必要的。
怪香客么?不能。香客是“不明真相的群眾”,是被忽悠的對象,是無辜的受害者。在眾多香客中,有幾個能分得清如來和金童?又有誰能想到佛是假的?就算有香客看出了真假,又能怎么著?反正就這一座廟一個菩薩,你拜不拜?你不拜,就沒有神保佑你祛病消災,遇難呈祥。
怪金童么?不能。如來不在了,金童有了機遇,不上白不上。至于像不像如來,沒關系。如果金童不上,讓玉女或別的佛上,那可能更不像。更何況,你廟里又沒規定神位上菩薩的條件,也沒有讓香客們投票選舉,香客們愿意拜誰還不一定呢。就那個位子,誰不能坐?既不用動腦,也不用動手,一天到晚正襟危坐,一臉嚴肅,誰不會呀?那萬人之上的感覺,那被跪拜的快感,那香火繚繞的待遇,多舒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差事啊,榮華富貴受用不盡,傻瓜才不干呢。
怪小和尚么?不能。小和尚是“聽差”的,要無條件地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與老和尚保持高度一致。老和尚說誰是神誰就是神,不是神也是神;他要誰上誰就上,要誰下誰就下。老和尚要把金童放到如來的位置上,小和尚就要照著辦,不能有任何反對的表示,因為他們端著老和尚給的飯碗,不管心里有多少想法,也得把金童抬到如來的位置上去,還得正兒八經地引導香客去拜假菩薩。
怪老和尚么?也不能。從表面上看,老和尚是始作俑者,是他要小和尚把金童抬到神的位置上的?墒聦嵣希虾蜕惺遣坏靡讯鵀橹,香客要來,總得有神讓他們拜。讓金童坐在如來的位置上,也是“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換一個決策者,也會這么做。
怪位子么?更不能。人是活的,位是死的。位子就是一塊“木頭”,是不能決定誰誰誰可以坐在它身上的。不管誰坐,金菩薩、銅菩薩也好,泥菩薩、草菩薩也罷,誰來坐都一樣,誰來坐都像真的一樣。
那么,怪誰呢?怪那座山?怪那座廟?
其實呀,究竟怪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位子上坐的是什么東西,坐這個位子是個人說了算還是由群眾推選。更重要的是——這個位子為何這樣神奇?為什么無論什么東西坐上去都有人跪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709815.html
相關閱讀:心若靜,風奈何
成功只是多說一句話
長成一棵樹
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個真相(2)
人生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