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暗時間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人生感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每個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樣快,但每個人的生命卻不是。大腦也是如此。衡量一個人生活了多少年,應該用他的思維時間來計算。所謂暗時間,即一個人用來思維的內在時間。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個人一出生就待在一個特殊的保護室里,沒有社會交往,沒有知識獲取途徑,18年后,你會不會認為他成年了?
  
  認為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是一個錯覺。如果你正在學習一門專業,你用自己花費的天數來衡量,很容易認為自己投入了不少時間。然而其實,實際投入的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你“投入”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面,卻可能發現毫無進展。因為你沒有把你要做的事、要學的東西常駐在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級待遇。如果你走路吃飯做夢,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這件事,你的思維時間就被利用到了極致,投入的時間才真正等于實際流失的時間。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像沙漏,沙漏里裝的沙子總量是相當的,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頸部較細,有些較粗。那些頸部較細的沙漏能夠抓住每一粒時間之沙,雖然沙子總量一樣,但相對卻擁有更長的生命。能夠充分利用暗時間的人將無形中多出一大塊時間。
  
  程序員們都知道,任務切換需要耗費額外的花銷。如果一個系統不停地在多個任務間來回倒騰,就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相比之下,如果專注于一項任務,就不會有此損失。這就是專注的人比不專注的人時間利用率高得多的原因。
  
  另外,大腦在開始一項任務時,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來“熱身”。舉個例子,你看了一會兒書,感到無聊,忍不住打開瀏覽器,10分鐘后你又繼續看書,但要回復到當時的狀態卻需要一段時間,以便把記憶中相關的內容再次激活。如果這個“熱身”狀態需要一刻鐘,那么看似10分鐘的上網,實際上花去了25分鐘。
  
  要充分利用暗時間,不僅要迅速進入狀態,還要盡可能久地保持狀態。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由于工作時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所以即便能夠把任務的優先級分配得比較合理,也難免在做一件事時心里還惦記著另一件事。
  
  這就涉及最后一個高效的習慣:抗干擾。只有具備超強的抗干擾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暗時間?垢蓴_能力可以通過練習獲得。事實證明,在有干擾的環境中比如公交車上看書,是鍛煉專注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85979.html

相關閱讀:成功只是多說一句話
心若靜,風奈何
人生的附件
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個真相(2)
長成一棵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