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是怎樣的境界,我尚未參悟到,但宇宙間的一切都不斷地在變、在化、在動。水,是流動的,因為流動而靈動。智者樂水,樂的應是這份靈動吧。不動的水是死水,不變的思維終會枯竭,不動不變是出不了智慧的,是做不成事的。唯動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唯變可通,通則能久。老子激賞“上善若水”,孔子喟嘆“逝者如斯”,水給了人多少哲思,卻只無語東流。
東坡先生可謂知水者。一句“常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道出了水的特性,又說水“在平地滔滔汩汩,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這“隨物賦形”四字更是點出了水的靈性。今人有言:“有的時候人應該像水一樣,如果前面是山,就繞過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過去;如果前面是張網,就滲過去;如果前面是道閘門,就停下來,等待時機。”不正詮釋了蘇君行止隨賦之說?
也許遇到閘門,可謂是止水了,但只是相對的靜止,它在蓄勢,在等待。也許區區一個小坑,一個小杯便能把水拘住,但誰能將它永久牽絆!水可變形,可變態;虻,或滲,或涌,或流,或淌,或奔,無形不變;小則為涓涓細流,大則為江河湖海,下則凝為冰霜霧露,上則化為雪雨云氣,無態不化。水隨物賦形,隨順自然,這絕非隨波逐流,沒有原則,更非逢迎屈就,奴顏婢膝。變的只是外在的形態,是委婉曲折的方法,不變的,則是內在的心性,是一往無前的志向。水性至柔,然而滴水可以穿石,奔洪可以噬物,處弱則居靜待時,居強則發威作勢。它柔弱之時,是檐尖點滴,是汩汩泉涌,是平湖如鑒;它咆哮起來,是壺口湍飛,是錢塘潮起,是大江東去。這世間又有什么能夠抵得上水的偉力!
法于自然,委順化遷,因勢而動,隨機應變,以變制變,這就是水的境界,也或許是心的最高境界吧。擁有水心一點,世上又有什么煩惱能把我們的心情變得糟糕,有什么坎坷能讓我們的腳步停下,有什么困境能將我們的心靈束縛呢?煩惱困苦,直如浮云,“何有于我哉”?任它來,由它去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87778.html
相關閱讀:人生的附件
心若靜,風奈何
長成一棵樹
成功只是多說一句話
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個真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