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1937誕生于上海,10多歲時移居香港。因不會講廣東話,同學們又聽不懂他的上海話,經常被取笑。董建華人小志氣大,自動與同窗們交談,一字一句地學習廣東話,只用了多少個月的時光就打消了語言阻礙。17歲時又到英國讀書,父親寄給他的錢僅夠膏火及生涯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還得去打工,如到餐廳服務、去煤氣公司鏟煤等。董建華在回想學生時期這段閱歷時說:“不會說廣東話要學,不會說英語要去英國,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釁,而這種挑戰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錘煉。我愛好為本人定下一個久遠的目標。定下目標,我便會堅韌不拔地朝著這個目標盡力。我從小就培育出這樣的個性。到達一個好的目標,是人生的樂趣。”
剖析:良多人都盼望功成名就、出人頭地,在愛慕別人的機會與成績時,不妨先學習董建華,為自己定一個深遠的人生目標,而后努力去實現它。
話題:“勝利之路”“目的與實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94369.html
相關閱讀:職業規劃:智聯CEO給職場人的一封信
職業規劃易犯十大錯誤
董建華為自己定長遠目標
專注:用少量時間達成大目標
你距離你的目標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