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放下是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人生感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佛陀在世時,有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拿了兩瓶花要獻給佛,并請他開示佛法。佛說:“放下。”黑指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說:“放下。”黑指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還是說:“放下。”黑指茫然道:“我已經全放下了,你還叫我放下什么呢?”佛說:“我不是叫你放下花瓶,而是叫你放下你的六根六塵六識,當你把根塵都放下時,你就沒有什么對待,沒有什么分別,甚至你將從生死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然而,要做到放下是非常不易的,我們有了功名就對功名放不下,有了富貴就對富貴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金錢放不下,有了華屋就對華屋放不下,有了嬌妻就對嬌妻放不下。“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們時時憂心忡忡,患得患失,是非、人我、貴賤、榮辱、得失、生死,就像一條條毒蛇在心上緊緊纏繞,攪得人沒有片刻安寧,這就是我們活得累的原因!倘能放下,就能從種種痛苦中解脫出來。
  
  禪的宗旨就是要我們放下。
  
  據《法句譬喻經》第五卷記載:佛曾經在波羅奈國的狩獵場上為眾生講解佛法。有個太子問:“佛道精妙高深,一般的人難以企及,但不知有史以來的國王、太子、大臣及長者中,有沒有拋棄江山社稷,舍棄王后、王妃或愛妻愛妾,放棄榮華富貴和天倫之樂,而投身佛門做沙門的呢?”
  
  佛回答說:“世間的江山權勢,富貴榮華,恩恩怨怨及各種享樂,其實都不過是場夢,都是過眼煙云,最終都會消失。國王、太子們不能獲得真道,有三個原因。第一,他們驕橫跋扈,我行我素,不去修習佛經中精妙絕倫的道理;第二,他們只知道貪取錢財,而不去救濟貧苦,霸占百姓的財產而不與大家共享;第三,他們不能戒除淫欲和各種享樂……如果沒有這三種原因,他們就能成佛得道。”可見,放下是成佛之道,也是幸?鞓分。陶淵明正是放下那頂彭澤縣令的烏紗帽,才獲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快樂;弘一法師(李叔同)正是放下俗世的一切名利,潛心念佛,才成了得道的高僧;鄧小平正是放下榮辱得失,三起三落等閑看,才盡享天年。《增廣賢文》說:“福不可邀,養喜神(善神)以為招福之本;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無數事實說明,要想幸?鞓肪鸵吹每,假如眼被花花世界迷惑,心被三毒(貪、嗔、癡)、五欲(色、聲、香、味、觸)、七情(喜、怒、哀、思、憂、恐、悲)塞滿,身為名利所驅,整日投機鉆營,甚至雇兇殺人,縱然撈得個盆滿缽盈,也是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佛家有句妙語:“人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當比爾•蓋茨決定捐出數百億美元成立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時,他一身輕松。一個人只有經歷過為物所累,負重前行的煩惱后,才會省悟人生的意義不是索取,而是放下。只有放下,才能閑看花開花落,品味生活的浪漫溫馨;只有放下,才能去留無意,笑對人生的升降浮沉;只有放下,才能寵辱不驚,安享心靈的平靜幸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997460.html

相關閱讀:成功只是多說一句話
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個真相(2)
人生的附件
長成一棵樹
心若靜,風奈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