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進入古墓勘察
紅色的棺木在水中浸泡了千年
昨日下午,梅湖古墓內1.8米深的清水終于徹底排除,考古人員及記者在第一時間進入古墓一探真容。經考古人員初步鑒定,古墓面積近30平方米,前室與后室之間的兩塊刻有文字的磚塊成為確認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據。根據古墓布局,考古專家確定古墓沒有被盜的痕跡,墓主應該是達官貴人,有一定身份背景。
古墓布局結構極為罕見
昨日下午2時30分許,古墓內1米多深的清水終于抽干排凈。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上海和南昌市博物館李國利館長等,通過打樁井內的一個洞口進入古墓。古墓保存十分完整,內部宏大漂亮,墻壁全部由網錢紋磚堆砌而成,磚與磚之間鑲嵌十分緊密,和現在的拱橋差不多。李館長告訴記者,古墓格局大致為“中”字形,方向坐北朝南。整個古墓分三部分,從南邊的墓門開始是一個甬道,長約1米;中間是高約4米的前室;之后是一個五六米長的后室。這個“中”字形古墓像一個十字架,前室十分高,凸顯古墓個性。專家稱此布局十分罕見,以前未曾遇到過,要辨別年代不易,須等發掘后才能知道。目前,根據墻壁上的網錢紋磚初步判斷,該墓是六朝時代的。
墓主可能是達官貴人
記者進入古墓,感覺最強烈的是里面非常溫暖,照相機鏡頭因溫差大而蒙上一層霧氣。此外,里面很像一個古色古香的廳堂。讓專家激動的是,古墓后室有一具保存完好、通體紅色的棺木浸泡在清水中,但棺木位置有所偏移。李館長告訴記者,由于1000多年的浸泡,棺木的位置出現一定的漂移。根據古墓布局的精巧與大氣來看,墓主應該是達官貴人,有一定身份背景。
古墓沒有被盜痕跡
李館長介紹,他們在古墓的頂部和兩側沒有發現洞眼,目前可以確定古墓沒有外人進入的痕跡。當工作人員把古墓內的清水排除殆盡時,古墓地面還是綿軟的。如果曾有人盜墓,一定會帶進一定的黃土。古墓里沒有黃土的痕跡,可見古墓保存十分完整,沒有出現被盜的情況。
墓磚上刻有神秘文字
下午4時許,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上海驚喜地告訴記者,在古墓前室與后室之間的一塊墻壁上,專家組發現了3塊顯眼的磚塊。這些磚塊并排豎立在正中間,其中第二塊和第三塊磚塊上分別有5道直線,直線與直線之間刻有一些文字。專家們初步判斷為隸書,但這些文字需要進行特殊處理,考古人員暫時不能用手觸摸,所以無法辨認文字內容。
考古人員駐守古墓現場
古墓的面紗逐步揭開后,考古專家組表示,他們將在今日聯系施工方對古墓展開全面發掘。具體方案是將古墓上方所有余土清除干凈,保留古墓整體外觀,封閉現有洞口,打開墓室大門,以后考古人員都從這個大門進出。為避免不法分子乘虛而入,考古隊將日夜24小時駐守在古墓現場。開挖工作大約會持續一個星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58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