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以土為食”就被認為是發生饑饉、民眾缺乏糧食的表現。在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區一直存在著食土的習俗,也曾被西方醫學界當成異食癖的一種。
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自古流傳下來的食土風俗并非無因,而很可能是人們保護健康的一種方法?的螤柎髮W的塞拉·楊等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生物學季評》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各大洲都有食土的風俗。
楊等研究人員對自此以后世界各地有關食土的480多處文獻記載進行了分析,這些記載來自傳教士、醫生、探險者和人類學家等。他們發現,人類食土并非因為饑荒或者怪癖,而是為保護自身。
孕婦食土可預防疾病
研究人員分析說,人們食土更多地是為了排除體內毒素、預防疾病和寄生蟲。
在某些地方,剛懷孕的婦女與少兒食土者多,因為這兩類人對病原體和寄生蟲尤其敏感,食土是為了預防。此外,在熱帶地區食土現象比較普遍,可能是為了調理腸胃不適。
研究人員認為,有食土風俗的地方,人們所吃的土多來自地下深處,這些土沒有被病菌和寄生蟲污染,而且這些土往往烹煮后才食用,不易引起腸胃疾病。食土對身體有一定益處,這種習俗體現了當地人向自然索取營養的智慧,不應被看作怪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7733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