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開始,教師以游戲的口氣把幼兒帶到了圖形王國:“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圖形?(教師出示一個大圓形)圓形寶寶帶來了許多的朋友,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呢?”(教師一一出示已經學過的幾何圖形)。幼兒在區分正方形和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時容易混淆。幼兒對于橢圓形比較陌生,教師進行了重點講述。幼兒在區分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后,活動進入了第二個環節——欣賞教師的拼畫,找出圖形。這一個環節并不難,在幼兒找圖形中,教師讓幼兒注意看樹的樹干是用什么形狀的,這為第三個教學環節埋下伏筆(幼兒們也要拼各種各樣的樹,在拼樹時先要把樹干拼好,再拼樹枝和樹葉)。有了第二個環節作鋪墊,孩子們進入了第三個操作活動——選圖拼畫。這個環節,教師為幼兒準備了許多各種形狀的圖形。在幼兒操作前,教師交代了操作時的注意點:第一:提醒幼兒在貼圖形時,不要把圖形疊起來;第二:先貼樹干,再貼樹枝和樹葉;第三:要求幼兒拼一棵樹或者二棵樹就可以了。由于教師交代非常清楚,在這個操作活動環節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操作效果也非常好,一會兒功夫,孩子們就把各種幾何圖形貼成了各種形態、漂亮的樹。第四個教學環節——記錄表達(數一數自己的圖形拼畫里每種圖形各有幾個,然后用相應的標記(短線、圓點)在記錄單上記錄各種圖形的數量)。在教師的預設中這一環節是作為教學的難點,可孩子們對于數圖形再記錄完成地也非常勝利。一會兒工夫,就有很多孩子完成了。由于時間關系,教師在初步檢查幼兒的記錄情況下,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KT板上。整個活動在幼兒的歡慶和成功中結束。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感想也很多。第一,計算教學比較枯燥,幼兒學習起來也比較抽象,不容易掌握。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采取游戲法、情境法、操作法來組織教學活動,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的。第二,教師自身的精神狀態和語言也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第三,在這次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同伴資源,讓幼兒互相檢查、交流同伴的記錄結果比較好。
《不用手也行》中班做中學活動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蔬菜一家》活動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47702.html
相關閱讀: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
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