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鳥的羽毛與飛行的關系
探究鳥的羽毛與飛行的關系
器材(4人一組)
•6種不同的鳥類羽毛
•放大鏡和鑷子
•測量尺
•秒表
•一小杯水
•鳥類分類書籍
大部分工藝店里都有羽毛出售,另外還有一些不錯的,如卡羅納州生物網站()和本地的鳥類養殖場。你也許可以得到更多的羽毛,留著備用。但是,你應該到本地的衛生部門檢驗這些羽毛,以確保它們沒有細菌。
背景資料
鳥的每一種羽毛都有不同的用途。羽毛的結構決定了它的作用。柔軟的絨羽緊貼著皮膚,這些絨羽的間隙里充滿了空氣,鳥的體溫使這些空氣變得溫暖。在絨羽上面是另一種羽毛,覆蓋著鳥類流線型的身體。更大的飛羽組成了翅膀和尾巴,可以提供鳥飛行時需要的提升力和平衡力。
正是翅膀的形狀使鳥類能夠飛翔,而這種形狀恰恰是由羽毛形成的。事實上,翅膀是一對變異了的前肢,有像手臂一樣的骨骼結構。鳥的手骨比人的更長、更簡單,并且愈合在一起。
“手”骨上附著的羽毛可以產生向前的推力。鳥類向前飛的動力是翅膀向后推的結果。鳥的初級飛羽向后推動空氣,就像風扇的扇葉,但它們每次只轉半周。翅膀向下扇動時,向后推動空氣,然后翅膀向上扇動時,羽毛轉動,還是向后推動空氣。于是羽毛就隨著翅膀的上下活動回翻轉。
進行方式
1.讓學生思考鳥類羽毛的特征。然后讓他們寫出所知道的關于羽毛的知識,并畫出他們所認為的羽毛的樣子。
2.發給每組學生一個放大鏡和6根羽毛,讓學生知道這些羽毛分別自哪種鳥。
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觀察這些羽毛。提供水、測量尺和秒表。讓學生在20分鐘內盡可能多地了解羽毛的知識。他們應該設計一個實驗,利用現有的工具收集數據。
4.提醒學生記錄下觀察結果和數據,為每根羽毛畫一幅草圖。
5.讓學生將他們對真正羽毛的觀察結果、草圖和收集的數據,與他們在觀察之前所寫的進行比較。
6.然后要求他們解釋說明各類羽毛的不同之處以及觀察到的特性。
7.鼓勵學生討論他們的結論。每組同學說出本組的想法后,其他小組可以提問。
8.讓全班學生列出羽毛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從中推斷出某些結論。
9.讓全體同學討論這6種羽毛的差異及共同之處。
10.鼓勵學生推斷這些羽毛分別屬于哪種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6776.html
相關閱讀:認識生物多樣性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了解自己增進健康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