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簡述基因和性狀的關系;
②區別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區別基因型和表現型;
④區別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⑤區別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
⑥說出配子在遺傳中的作用;
⑦用圖解的方式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精心設問,培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②通過對性狀遺傳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過資料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揭示性狀的遺傳規律,使學生認識性狀遺傳的本質,培養學生運用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世界的基本觀點。
二、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涉及的概念較多,是本章難點之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間、基因和性狀之間的關系,以及配子在遺傳中的作用,能夠用圖解的方式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
2.教學重難點:
重點: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
難點:等位基因分離隨不同的配子傳遞給下一代。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
Ø什么是性狀?(生物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總稱,在遺傳學上稱為性狀)
Ø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總稱為相對性狀)
Ø基因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
Ø基因就是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的。
二、引入:通過課件的演示說明孟德爾個人及其對遺傳學的意義。
引入新課:孟德爾通過對豌豆認真、科學、仔細的研究,發現了遺傳學的兩個基本規律,也說明了前面我們學習的你和你們父母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差異的原因。
Ø提出問題:以自己的身體為例,認識自己身上的性狀,以此為例來說明遺傳的規律。
現在有這么一個例子:一對夫婦,一位有耳垂,一位無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對夫婦都有耳垂,卻生了一個無耳垂的孩子。這是為什么?
三、授課:
1、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
遺傳學認為,性狀表現是由相應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人的有耳垂的性狀是由有耳垂的基因決定的,無耳垂的性狀是由無耳垂的基因決定的。為了方便表達,我們以大寫字母A表示有耳垂基因。以小寫字母a表示無耳垂基因。
概念: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兩個不同基因。如A、a。
在等位基因中,有一個基因是占主導地位的,它會掩蓋另一個基因的作用,使其沒有表現,這個基因稱為顯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沒有表現的基因稱為隱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狀為隱性性狀。
引導啟發:
根據前面所講的“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體細胞中是成對的”,控制耳垂的這對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可以有幾種情況?
(學生分析:三種:AA、Aa、aa)
再根據剛才所講的,這三種情況中,哪些表現出顯性性狀(有耳垂)?哪些表現出隱性性狀(無耳垂)?
(學生分析:AA??有耳垂、Aa??有耳垂、aa??無耳垂)
概念:
在遺傳學中,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aa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這個個體的基因型;
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如有耳垂、無耳垂等用文字表示的,叫做這個個體的表現型。
2、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
前面已經學過,人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結合而成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再由各種組織和器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個體。在這個個體中所有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是隨著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而結合,一個來自父本,一個來自母本。
在生物體進行生殖時,這成對的基因又會隨著成對染色體的相互分離而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細胞。
Ø提出問題:如果父母的基因型是Aa或aa時,又會產生什么精子或卵細胞?
Ø思考1:決定有耳垂性狀的基因型有可能幾種類型?
Ø思考2:他(她)們可能產生幾種類型的精子或卵細胞?
如果是AA的基因型的個體,他(她)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精子或卵細胞,即A;如果是Aa基因型的個體,那么他(她)將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或卵細胞,即A或a。
Ø提出問題:什么情況下這對有耳垂的父母可能生出無耳垂的子女?
四、[歸納、總結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
1.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
等位基因有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之分
顯隱性基因分別決定顯隱性性狀
顯隱性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顯性性狀
2.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
成對的基因分別位于成對的兩條染色體上
成對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時相互分離
基因隨著配子的結合傳遞給下一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9305.html
相關閱讀: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認識生物多樣性
了解自己增進健康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