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地理上冊階段檢測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二地理上冊階段檢測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選擇題:(30*2=60分,每題只有一個答案,請將正確的答案填涂在答題卡內)
加快能源開發,是保證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回答1~2題。

1.上圖是“煤變油”工藝流程示意圖。目前,我國正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區域內石油資源十分短缺 B.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
C.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 D.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
2.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工藝流程復雜   B.環境污染嚴重  
C.水資源短缺   D.消費市場狹小
讀下圖,回答 3~4題。

3.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圖中標注的地理事物與實際分布不符的是 。
A .混交林 B.針葉林 C .水稻 D .冬小麥
4 .在圖示季節,該區域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 . ① 河出現春汛 B . ② 地一年中氣溫最低
C . ③ 地小麥黃熟 D . ④ 城一年中人影最短w.
5.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區 ②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③都位于第三階梯 ④雨熱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長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 B.黃土 C.紫色土 D.黑土
下圖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示意圖,讀圖回答7~8題。

7. 西線工程遇到的最大地形障礙及圖示地區農業生產最重要的制約因素分別是
A. 秦嶺山脈、地表崎嶇 B. 昆侖山脈、水源缺乏
C. 巴顏喀拉山脈、熱量不足 D. 祁連山脈、光照不足
8. 圖示地區主要的農業類型是
A. 密集農業 B. 大牧場放牧業
C. 水稻種植業 D. 粗放畜牧業
9.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農業生產活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田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兩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
10.下列關于地理環境對其它生產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江三角洲的輕工業發展依托于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
B.長江三角洲發展重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C.松嫩平原發展重化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D.長江三角洲商業貿易發達依托于優勢的地理位置
11.適合在松嫩平原種植的農作物是
  A.春小麥、玉米、甜菜、亞麻 B.冬小麥、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 D.玉米、芝麻、甜菜、大豆
不同區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區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結合中國政區圖,回答12~13題。

12.甲區域和乙區域相比,氣候的差異是
A.甲區域生長期較長 B.降水較少 C.乙區域大陸性較強 D.高溫多雨
13.符合乙區域土地條件特點的是
A.廣泛分布在此地區的水稻土是肥力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較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14.丁省與丙省相比
A.勞動力資源豐富 B.陸地交通便捷
C.第一產業的比重小 D.第三產業的比重小
讀2009年2月2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回答15~16題。

15.造成華北地區干旱的天氣系統是
A.氣旋 B.準靜止鋒 C.高氣壓 D.暖鋒
16.監測干旱發展動態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全球定位系統 B.遙感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
據報道,貴州省因強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條件,需異地移民搬遷約45萬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礎上,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巖石大面積裸露或堆積地表,呈現出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卮17~18題。
17.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風力侵蝕 ②流水沖刷 ③流水化學溶蝕 ④氣候干旱 ⑤毀林開荒
A.①③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18.貴州省所在地形區農業資源綜合開發的合理措施是
①發展立體農業②建設全國性商品糧基地③系列開發優勢資源④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海南在線 2009年6月1日報道,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多億元,影響近4億人口的生產和生活。更兼沙區的濫樵采、濫開墾、濫放牧、水資源緊缺和不合理利用等問題較為嚴重,防沙治沙的任務非常艱巨。據此回答19~20題。
19.目前造成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西北地區氣候干旱 ②大風頻繁 ③降水較多,水蝕作用強烈 ④過度放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0.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A全球變暖 B.臭氧空洞 C.土地生產力喪失 D.砍伐樹木
東方網2009年7月25日消息:在世界各國正在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保護自然環境免遭破壞的今天,一向被視為仍保留著原始森林風貌的巴西亞馬孫河谷的熱帶雨林正遭受著嚴重破壞。據此回答21~24題。
21.對亞馬孫熱帶雨林帶來嚴重破壞的重要原因是
A.過度的遷移農業 B.粗放的畜牧經營方式
C.濫捕濫殺野生動物 D.過度引水灌溉
22.亞馬孫地區熱帶雨林分布面積比剛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于東南風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響
③受寒流的影響大 ④緯度低,熱量充足 ⑤平原面積寬廣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3.雨林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雨林受人類破壞最少,因此保存完好
B.亞馬孫雨林的物種資源占全球陸地物種的一半以上
C.亞馬孫雨林的減少對物種基因影響不大
D.雨林生態的脆弱性是導致物種減少的直接原因
24.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于保護性開發的有
①雨林觀光②生態旅游 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④保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圖是我國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地區圖,回答25~26題。

25.該地應為我國著名的地區是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
26.本地區突出的優勢資源是
A.水資源 B.生物資源 C.石油資源 D.煤炭資源
煤炭是人類最早認識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美國匹茲堡豐富的煤炭資源使之成為世界著名的“鋼都”。山西是我國主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但尚未成為我國的經濟大省。據此完成27~29題。
27.和匹茲堡相比,山西省較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A.水資源 B.鐵礦石 C.水陸交通 D.煤炭資源
28.山西比匹茲堡欠缺的發展條件是
A.廣闊的市場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水運 D.勞動力素質
29.為盡快促使山西的區域發展應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戰略,下列整治措施錯誤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產數量,提高經濟效益 B.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D.增加道路網,改善交通條件
30.山西省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是
A露天開采 B.礦區道路的鋪設
C.井礦巷道的建設 D.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綜合題(40分)
31.讀山西省能源調出結構變化圖,回答:(11分)
(1)從圖看出,1990年山西省煤炭調出量達__________億噸,2001年,電力輸出突破__________億度。
(2)山西省的火電主要輸往__________地區,輸電的優點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西省煤炭外運的主要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炭輸出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閱讀圖表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城市代號 一月平均氣溫(℃) 七月平均氣溫(℃) 年平均降水量(mm)
① 一4.0 14.6 500
② 一4.7 26 641
③ 3.3 27. 9 1 220
④ 一12 20 81

(1)圖中 A、B 所在區域為 區。
(2)C、D 區的交界線上有 山脈、 山脈和 山脈。
(3)A、B 間以 為界,自然環境差異明顯。
(4)A與C相鄰處的溫度帶為 帶,B與C相鄰處的干濕地區屬于 地區。
(5)表中數據分別為我國四個地區四座城市的氣候資料,他們與圖中序號的對應關系是:
A , B , C , D 。
(6)C區與其他地區相比,夏季氣溫最突出的特點是 ,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33.讀圖4?2?2,回答有關問題:(9分)

圖4-2?2
(1)將圖中A、B、C代表的地區填在橫線上:
A      (灌溉農業區),B      (灌溉農業區),C     沙漠。
(2)第二條亞歐大陸橋沿線的主要工業城市:
D       E     
(3)本區發展農業生產、進行國土整治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①                ②               
(4)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不利自然條件是     。從根本上解決不利自然條件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措施是               。

34. 讀拉丁美洲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圖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區是A B ,兩地區的典型植被分別是:A B 。
(2)與A處相同的植被還集中分布在剛果盆地和東南亞地區,對全球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合肥一中2010~2011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一學期階段一考試地理試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A D A C D D B A B A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A A C A D A B B D A C A D
31.(1)2 150
(2)京津唐 變輸煤為輸電,提高了經濟效益,減少了能源損耗 改善了能源輸入地的環境質量
(3)大秦鐵路 神黃鐵路 焦作?兗州?日照鐵路 秦皇島港 黃驊港 日照港
32.(1)東部季風 (2)昆侖 阿爾金 祁連 (3)秦嶺??淮河 (4)暖溫 濕潤 (5)A?② B?③ C?① D?④ (6)低溫 地勢高
33.(1)A寧夏平原 B河西走廊 C塔克拉瑪干
(2)D金昌 E玉門
(3)①保護水源、诜乐雇恋厣郴
(4)氣候干旱,水源缺乏植樹種草,退耕還牧,退耕還林
34.(1)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 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2)剛果盆地 東南亞 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48062.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