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年下學期高二中國地理測試題(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綜合檢測試題(三)中國地理
本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非)兩部分,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4?牡丹江模擬)下圖為中國徑流深度隨經度的變化示意圖,圖中選取的是臺灣—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數據。分析回答1~2題。
1.圖中徑流深度隨經度變化的規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  )
A.西北季風的影響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質組成 D.東南季風的影響
2.圖中曲線在甲點出現明顯轉折,反映出此處(  )
A.是階梯分界處,地形抬升作用影響了降水量
B.臨海,受海洋影響大
C.地形平坦,河道彎曲,排水不暢
D.土質疏松,下滲能力強
(2014?濟南模擬)讀我國某主要地形區的相關資料,回答3~5題。
面積26萬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溫5℃~8℃
最熱月均溫16℃~29℃
年均溫16℃~18℃
降水量1 000毫米~1 300毫米
無霜期250天~350天
年日照時數900小時~1 300小時
3.下列地點中,位于該地形區內的是(  )
A.30°N,105°E B.23.5°N,105°E
C.40°N,120°E D.45°N,125°E
4.該地形區的夜雨量占總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該地形區(  )
A.夜晚的氣溫高于白天的氣溫,氣流做上升運動
B.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的氣溫低,氣流做下沉運動
C.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的氣溫高,氣流做上升運動
D.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高,蒸發旺盛,空氣中的水汽豐富
5.該地形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其發展農業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  )
A.冬季氣溫低 B.土壤貧瘠
C.熱量不足 D.光照不足
分析“我國某省級行政區的資料”(下表),根據所學知識,完成6~7題。
面積(萬平方千米)118.3
國境線長4 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19(2000年)
7月均溫(℃)16~26
年降水量(毫米)50~500
土地利用情況
(平方千米)耕地林地草地
56 26095 560624 590
6.該省區應是(  )
A.黑龍江  B.內蒙古  
C.新疆  D.西藏
7.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今后該省區農業生產發展方向是(  )
A.開墾荒地、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B.退耕還林還草,重點發展畜牧業
C.建成商品棉基地
D.擴大林果業發展規模
讀我國部分省區七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分布圖,回答8~9題。
8.影響圖中28℃等溫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陽輻射 ②海陸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熱帶高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此時沿圖中海岸線分布的28℃等溫線自南向北觀察到的現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  B.河流汛期逐漸變長
C.降水量越來越大 D.白晝時間越來越長
下面是M地—重慶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M地位于重慶的(  )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11.①、②、③三個地形區都是盆地地形,則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都是我國的內流盆地
B.都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C.都位于我國的季風區
D.都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
讀下列我國某區域圖,回答12~13題。
12.圖示經緯線相交點的附近區域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熱量 D.水源
13.該區域農業生產中易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濕地破壞
C.土壤的次生鹽堿化 D.土地荒漠化
(2014?大慶模擬)上海浦東新區、成渝實驗區、武漢城市圈是我國的三個實驗區。讀三個實驗區的位置示意圖,完成14~15題。
14.制約“成渝實驗區”發展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自然資源少
C.耕地資源少 D.政治因素
15.武漢是“武漢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關于其形成和發展條件的正確敘述是(  )
A.位于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水資源豐富
B.位于京九鐵路與長江交匯處,交通便利
C.所在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較發達
D.位于東部經濟地帶,有國家政策支持
讀我國北煤南運示意圖,完成16~17題。
16.經過①線運輸至港口的鐵路主要是(  )
A.神黃鐵路
B.京包鐵路
C.大秦鐵路
D.京滬鐵路
17.煤炭輸入地之所以要大量運入煤炭的原因是(  )
A.東部地區煤化學工業發達
B.煤炭作為燃料,價格比核電、水電便宜
C.東部、南部經濟發達,工業對常規能源需求量大
D.東部人口密度大,冬季要用煤作燃料取暖,需求最大
第十三屆(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于2014年4月20日開幕。本屆博覽會以“綠色、科技、未來”為主題。壽光種植的反季節蔬菜每年冬天供不應求。據此回答18~19題。
18.壽光反季節蔬菜大棚生產技術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區位因素中的(  )
A.熱量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19.壽光蔬菜能到全國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場銷售,主要得益于(  )
A.優越的自然條件 B.過硬的產品質量
C.便捷的交通運輸 D.完善的市場體系
下圖顯示我國東部四個省(市)2005年三大產業構成及GDP的值,讀圖回答20~22題。
20.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畜產品的加工、畜產品的銷售分別屬于的產業是(  )
A.a、b、c
B.b、a、c
C.c、a、b
D.c、b、a
21.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
A.黑龍江、四川、海南 B.海南、浙江、黑龍江
C.浙江、四川、黑龍江 D.黑龍江、浙江、海南
22.有關①、②、③三省農業區位的評價,正確的是(  )
A.①省熱量充足,一年三熟
B.②省市場廣闊,農產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耕地比重高,糧食總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D.三省中農產品種類最豐富的是③省
(2014?海淀模擬)下圖所示景觀均為世界文化遺產,讀圖回答23~25題。
23.甲所在商品糧基地農業生產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
A.地形崎嶇 B.光照較少
C.降水不足 D.積溫過高
24.資源短缺制約著乙所在工業基地的發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緩解上述問題的是(  )
A.南水北調 B.西氣東輸
C.西電東送 D.北煤南運
25.有關各地自然環境特點或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區燃煤多,降水多,地形封閉,酸雨較嚴重
B.乙所在地形區東臨太平洋,地震活動較頻繁
C.丙所在地形區海拔最高,氣壓低,光熱較充足
D.丁沿線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較普遍
(2014?武漢高二檢測)讀山西省工業增加值結構圖,回答26~28題。
26.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經濟的核心部門是(  )
A.原料工業 B.加工工業
C.采掘業 D.冶金業
27.圍繞能源開采,山西省構造的產業鏈是 (  )
①煤—電—鋁 ②煤—焦—化
③煤—氣—液 ④煤—鐵—鋼
⑤煤—電—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加工工業一直呈下降趨勢
B.原料工業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
C.采掘業逐漸取代加工工業占到了主體地位
D.冶金、化學、建材等部門屬于加工工業
讀某海島相關信息圖,回答29~30題。
29.該島北部一月等溫線明顯彎曲,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該島嶼北部地勢高
B.該島嶼北部緯度高
C.該島嶼北部受到來自高緯度的冷空氣的影響
D.北部有寒流經過
30.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島嶼位于東北信風帶,東部為信風帶的迎風坡,降水多,西部是背風坡,降水少
B.該島嶼西部有鹽場和石油資源,說明這里地處干旱區
C.該島嶼農業氣候資源的優勢主要是在夏季,夏季高溫多雨
D.該島嶼雨季主要降水類型是對流雨和臺風雨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綜合題(40分)
31.(2014?武漢模擬)下列兩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2010年我國正式設立喀什經濟特區。喀什是中國的西大門,它地處亞歐大陸中心,邊境線長達982千米,與五國接壤,有6個國家一類口岸對外開放,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甲、乙兩圖為該地所在區域圖和地質剖面圖。
材料二 發展“紅色產業”是喀什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紅花、番茄、枸杞是該地區“紅色產業”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醬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中的“一路”是指________。
(2)圖甲中的A處的地貌類型為________,圖乙中的B處在地質構造上屬于________,結合甲乙兩圖簡析甲圖所示主要地形的成因。
(3)運用所學原理,結合當地的地理條件,分析該地區的番茄色紅、質優的優勢自然條件。
(4)請從地理位置、交通兩方面,分析喀什經濟特區發展的優越區位條件。
32.讀我國某區域的等值線圖,回答問題。(10分)
(1)P處等溫線向北彎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Q處年降雪日數不同于周邊地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簡要分析鄂爾多斯內流區的形成原因。
(4)圖示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指出圖示地區土地利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并分別簡析原因。
33.讀下圖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1 中國寶島臺灣,在世界地圖上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島。然而,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稱之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稱之為“我國東南數省之藩籬”。
(1)簡要概括我國寶島臺灣的地理位置特征。
(2)具體闡釋寶島臺灣在交通和戰略上的重要地位。
材料2 東莞本地人口約150萬;外來人口約200萬,其中港澳臺同胞70萬,海外僑胞20萬。世界著名十大電腦公司總裁指出,若東莞通往深圳皇崗口岸的公路癱瘓,全球70%電腦將會加價。現東莞約有3000多家電腦外圍設備生產企業,已有“北中關村,南東莞”之說。
(3)分析材料2并下面世界電腦產業空間發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運用工業區位原理,解釋臺商在東莞大量投資電腦生產企業的原因。
②試比較中關村與東莞電腦生產基地的區位條件差異。
34.據2010年2月9日《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廣東出臺的《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2010-2020)》首次對廣東,各區域賦予不同的經濟發展功能定位,而粵北山區4市明確定位為“生態—發展區”。讀下面材料,回答(1)~(4)題。(10分)
資料一 下圖為廣東省四大經濟區示意圖。
資料二 下表為廣東省四大經濟區對比表。
地區人口占全省比重(%)GDP占全省比重(%)
1995年2005年1995年2005年
珠三角29.7045.4665.8077.46
粵東31.1227.2613.809.10
粵西20.8516.1510.547.67
粵北18.3310.639.865.77
資料三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出現了一批產業相對集中、產供銷一體化的專業城鎮,佛山、中山、東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鎮已經成為專業鎮。
近年來,在政府引導下,珠三角地區的火電、陶瓷等工業轉移到粵北,服裝、制鞋等工業轉移到粵東,食品、金屬制品等工業轉移到粵西。
(1)請闡述粵北地區為促進經濟發展,擺脫經濟落后局面,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轉移的有利條件。
(2)根據資料分析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
(3)專業鎮形成的有利條件有________。
A.政府扶持,民營企業基礎好
B.工業門類增加,企業之間協作加強
C.熟練技術人員集中,勞動力資源豐富
D.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強
E.工業生產鏈完整,原材料綜合利用率高
(4)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對全省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詳解答案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題,從圖中信息可判斷,我國徑流深度從西向東增加,即河流徑流量大致隨夏季風的影響逐漸增多。第2題,圖中甲地徑流深度明顯增加是由于降水偏多,結合經度與題目信息可確定大致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地形抬升作用增加了降水量。
答案 3.A 4.C 5.D
解析 從表中資料可知,該地形區面積較大。屬于亞熱帶濕潤地區,生長期長,但日照時數少,因此為四川盆地。受熱力作用影響,盆地夜晚降溫比周圍山地慢,氣溫高而氣流上升,使空氣中的水汽凝結而形成夜雨。從農業生產的條件評價,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紫色土壤肥沃是其優勢;但陰雨天多,使日照時數少,光照條件差。
答案 6.B 7.B
解析 第6題,從表中信息可知,該省區面積較大、有漫長的國界線、地處溫帶、降水較少、草地面積廣大,據此可知,這是內蒙古。
第7題,該省區氣候干旱、降水少、生態環境脆弱,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導致草場退化、沙化嚴重。
答案 8.B 9.D
解析 圖中等溫線分布一是海南島和臺灣島等地,受地形影響;二是沿海岸線延伸,受海洋影響。此時為7月份,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越向北晝越長。
答案 10.C 11.B
解析 結合地形剖面圖及緯度位置,可確定①地是塔里木盆地,②地是青藏高原上的柴達木盆地,③地是四川盆地,三地都有天然氣資源。四川盆地是外流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位于非季風區,柴達木盆地位于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
答案 12.D 13.C
解析 從經緯度上看,經緯線相交點的附近區域位于我國的寧夏平原,是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水資源短缺是主要的制約因素。在其農業發展中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易導致土地的次生鹽堿化問題。
答案 14.A 15.C
解析 第14題,注意選社會經濟原因,“成渝實驗區”地處四川盆地,周圍山嶺環繞,與外界聯系受阻。第15題,武漢地處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京廣鐵路樞紐,屬于中部經濟地帶,周圍工農業發達。
答案 16.C 17.C
解析 ①線是大秦線,輸往秦皇島港;煤炭的輸入地主要是我國滬寧杭、珠三角等地區,其經濟發達,常規能源少,煤炭需求量大。
答案 18.A 19.C
解析 第18題,壽光通過塑料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主要改變了當地冬季氣溫低、熱量不足的條件。
第19題,壽光蔬菜面向全國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場銷售,主要得益于便捷的交通運輸。
答案 20.A 21.D 22.D
解析 第20題,根據北京的產業構成圖中判斷a、b、c分別是第一、二、三產業。第21題,四川省不位于東部;浙江省的GDP最高,農業的單產較高。第22題,海南省第一產業的比重最大,熱量條件充足,一年三熟,農產品的品種豐富,黑龍江人均耕地面積大,農產品的商品率高。
答案 23.B 24.A 25.A
解析 第23題,甲所在商品糧基地為成都平原,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多雨霧天氣,光照較少。第24題,乙所在工業基地為滬寧杭工業基地,常規能源短缺,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均可緩解能源短缺問題,南水北調解決的是北方缺水問題。第25題,四川盆地酸雨嚴重,長江中下游地區地震活動不頻繁,丙所在地形區為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氣壓低,光照充足,但是熱量條件較差,長城以北植被少,降水少,流水作用弱,風力作用強。
答案 26.C 27.C 28.B
解析 第26題,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的產業結構以煤炭工業為主,核心部門是煤炭開采業。第27題,山西省構建了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三大產業鏈。第28題,冶金、化學、建材等部門屬于原料工業,在其推動下,山西省的原料工業超過采掘工業
而占主體地位。
29答案C
解析由圖上資料可判定此島為海南島。海南島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其北部緯度也較低;附近也不存在明顯的寒流。1月份時,北方勢力較強的寒冷氣流前沿可能到達這里,使得島嶼北部氣溫明顯低于島嶼其他地區。
30答案D
解析海南島緯度低,常年氣溫較高,有形成對流雨的條件;同時這里是臺風多發地。
31答案 (1)絲綢之路
(2)(山前)沖積扇 地塹(或下降巖層) 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受內力作用,地殼斷裂凹陷,受流水的沖積作用而形成沖積扇平原。
(3)該區為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4)該地位于亞歐大陸的中部,邊境線長達982千米,與五國接壤,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業;該地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有利于與周圍地區的聯系。
32答案 (1)位于寧夏平原,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2)山地迎風坡,降雪多;山地地勢較高,氣溫較低,易形成降雪天氣
(3)地形較封閉,四周略高,降水少,蒸發旺盛。
(4)水源不足 土地荒漠化 ①自然原因:氣候干旱,風力大,地表物質松散;②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墾殖,過度樵采和開礦。土壤鹽堿化:①自然原因:氣候干旱,蒸發旺盛;②人為原因:不合理灌溉。
解析 根據圖中的經緯度可知,這是寧夏平原及其附近地區,P處位于寧夏平原,因地勢低,故氣溫偏高。Q處位于賀蘭山區,氣溫
較低,又處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故多降雪。鄂爾多斯地區周圍雖有黃河流經,但該地地形封閉,氣候較干旱,地表徑流較少,從而形成了內流區。該地因缺水限制了農業發展,在土地利用中,最可能出現土地荒漠化和鹽堿化現象,其形成原因可從自然和人為兩方面進行分析。
33答案 (1)臺灣地處中、低緯度(或熱帶、亞熱帶)地區,太平洋西岸,隔臺灣海峽與祖國大陸相望(合理即可得分)。
(2)臺灣地處我國東海和南海之間,臺灣海峽是連接東亞和東南亞、南亞乃至世界各國的海上交通要道;臺灣是我國東南地區的海防前哨(合理即可得分)。
(3)①東莞瀕臨香港,交通便利;大量廉價勞動力;土地價格較低;市場廣闊(或答企業集聚效益顯著)。②中關村:毗鄰高等院校;但地價較高;勞動力成本較高;向高端產品方向發展。東莞;接近國際市場;勞動力成本較低;地價較低;向電腦外圍設備產品方向發展。
34答案 (1)土地價格低、勞動力充足、工人工資低、優惠政策等。
(2)①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發展相對緩慢;②人口向珠三角地區遷移。
(3)ACD
(4)①有利于促進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換代;②充分發揮各地優勢,發展地方特色工業;③協調各區域經濟發展;④加快全省經濟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5131.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