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江蘇省可以劃分為蘇南、蘇中和蘇北三大區域。讀圖完成1~2題。1.該圖主要反映區域間的( )A.有界性 B.差異性C.整體性 D.層次性2.有關圖中三大區域劃分,敘述正確的是( )A.是按照自然要素差異劃分的空間單位B.其區域界線是模糊的C.三大區域之間存在人員、物資、信息等的交流D.三大區域是獨立存在發展變化的3.1986年5月至1996年10月期間( 。〢.河口陸地總面積逐年遞增 B.黃河三角洲推進距離及速度呈加快趨勢C. 1990年1月以前以淤積為主,以后以侵蝕為主D.年凈增面積最多的時段為1995.3~1996.10該圖中的4條河流均位于我國境內,完成問題4-5。4.河流名稱與圖序相符的是( 。〢.①岷江②額爾齊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 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遼河④淮河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遼河 D.①雅礱江②額爾齊斯河③遼河④閩江5.關于河流流域區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紅壤分布區,適宜種茶樹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經常斷流C.③河流域所在省區是我國特大城市數目最多的省區D.④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人家半鑿山腰住,車馬多從頭頂過”,描寫的即是圖我國某地居住景觀的特點。結合其示意圖,回答6~7題。6.形成這一居住景觀最主要的原因是( )A.風俗習慣 B.地表形態C.土壤性質 D.地質構造7.這種居住景觀的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小麥 B.小麥、谷子C.谷子、青稞 D.青稞、玉米山西省在“十一五”能源建設中的目標是到2010年,該省原煤、焦炭產量、發電裝機總容量將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與此同時,煤化工將成為山西能源建設的一個著力點,并借此打造一條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產業鏈。據此回答8~10題。8.山西省經濟發展的重點是( )A.能源、冶金、化工 B.輕工業C.電子工業 D.旅游業9.內蒙古東部地區和山西省作為我國重要煤炭基地的共同點是( )A.都有鐵路干線與主要工業區相通,市場廣闊B.都屬“西部大開發”的省份,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C.煤炭儲量都以動力煤為主D.區域內都有豐富的鋁土礦,發展金屬冶煉工業條件優越10.關于能源基地的生態環境的建設,敘述正確的是( )A.能源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影響不大B.生態環境建設中只要采取工程措施即可C.生物措施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唯一措施D.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結合復墾,既可改善生態環境,又可提高社會、經濟效益11.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產量都呈下降趨勢,下列敘述與其關系不正確的是( )A.耕地面積的占用 B.農業結構的調整C.勞動力價格上漲 D.水利工程設施的建設12.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B.勞動力、技術 C.氣候、地形 D.市場、交通13.下列地區,既體現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農業生產活動是( )A.②區進行鹽堿地改良,發展節水農業B.③區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C.④區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種植園面積D.⑥區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一張衛星照片清晰顯示:一個面積達96.7平方千米的湖泊從青海湖分離出去,青海湖由單一大湖裂變成了湖泊群,專家表示這是青海湖生態惡化的突出表征。據此完成14~15題。14.與青海湖面積變小,基本無關的因素是( )A.環湖地區草場退化、沙化嚴重B.全球性氣候變化,氣溫上升,降水量減少C.圍湖造田和引水灌溉D.過度放牧和長時間過度開發利用自然資源15.下列措施有利于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的是( )①實施濕地保護、诓菰笙x害防治、凵衬恋刂卫怼、苌鷳B保護林建設、萃四吝草、奚鷳B移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魯爾區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20世紀50年代后,該區工業開始衰退,經過魯爾區一系列的整治,經濟重新走向繁榮,現已成為一個社會經濟結構協調、環境優美的地區。回答16~17題。16.魯爾區發展工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有( )①煤鐵資源豐富、谒苜Y源充沛、凼袌鰪V闊、芙煌ㄟ\輸便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7.魯爾區綜合整治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煤炭、鋼鐵企業數量、阡撹F工業布局向東部轉移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馨l展科技,美化環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圖為GIS系統顯示的某地區地表的畫面,圖中每個點的面積為120公頃,據此回答18~20題。18.畫面中的圓點可能屬于下列哪種土地利用方式( )A.儲油槽 B.農田 C.魚塘 D.工廠19.畫面中非圓點背景部分可能是下列哪種土地( )A.沙漠 B.水體 C.草地 D.森林20.本區最有可能位于( )A.美國東部 B.中美洲 C.南亞 D.中東23、該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24、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25、③地位于④地的(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二、綜合題(共50分)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相連,通稱圓明園。共占地約350公頃,其中水域占40%。目前,它是海淀區最后一塊天然濕地,面積約1.3平方千米,據粗略統計,有水生草本植物36種,濕地草叢植物36種,兩棲爬行類動物12種,鳥類38種,獸類1種。材料二 圓明園防滲工程(即湖底鋪設防滲膜)經媒體曝光后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議。國家環?偩值膱蟾鏁Q:圓明園防滲工程沒有依法進行環境評估,原工程方案存在嚴重缺陷。(1)北京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2)從生態意義的角度分析圓明園防滲工程的得失。(3)圓明園當初屬于濕地。支持方認為如今早已不是濕地了,請你由此分析我國濕地減少的原因。27.讀“亞馬孫河流域朗多尼亞地區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朗多尼亞地區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什么?(2)簡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亞地區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有哪些?(3)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有什么關系?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中國的河流,如長江干支流,正步入開發資源的高峰期,現在中國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壩、大壩正在江河上修建,還有數不清的小型電站在那些“清清的故鄉小河”上開工。材料二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國夢專輯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的夢想,大致內容是——在松滋前山,長江進入兩湖平原的制高點,再造一個類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長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現“八百里洞庭”。就像2 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國”一樣,將給兩湖平原帶來一個2萬平方千米的濕地圈,圈內可包含十余座百萬人口生態中心城市和數百個濕地城鎮。此構想旨在恢復洞庭湖生態,同時減輕長江防汛壓力。(1)目前在長江上修建的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該工程的首要任務是________,簡述該工程還具有哪些綜合效益。 (2)長江橫貫東西,具有較高通航價值,試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原因。 (3)洞庭湖的面積由“八百里洞庭”演變為目前的2 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積縮小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 (4)“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的構想將成就一個2萬平方千米的濕地圈,試述濕地的生態作用。2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不同物體和物體的不同狀態具有不同的電磁波特性,衛星傳感器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物體自身發射的電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規律把電磁輻射轉換成圖像,經過處理,提取物體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和物體的狀態,這就是遙感工作的基本原理。(1)根據以上文字材料,請你設計用遙感技術對我國滇池流域水質狀況監測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2)請列出衛星遙感技術的三個應用領域及相關的課題名稱。序號應用領域課題名稱例防災減災長江流域洪水動態分析123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無答案).DO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88307.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