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章末總結 學案(人教版必修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二 地球上的大氣 末總結 學案(人教版必修1)
[學習目標] 1.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2.識讀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圖,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3.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4.理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成因、影響及應對措施。
專題一 利用“高低規律”判讀等值線(等溫線、等高線、等壓線)
根據不同等值線彎曲部位的變化特點,利用“高低規律”,可幫助掌握等值線圖的準確判斷方法。
1.“高低規律”的基本原理與內容
所謂“高”,是指等值線的彎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條等值線彎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線數值遞增的方向,這時彎曲所示部分為低值(相對)區域。“低”與“高”相反,即等值線彎曲部分向低值凸出,彎曲所示部分為高值(相對)區域,即“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2.“高低規律”的應用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值凸出,則該部分所示地形為谷(低);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則為脊(高)。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中,等壓線凸出部分指向高值,形成的狹長區域是低壓槽;等壓線凸出部分指向低值,形成的狹長區域是高壓脊。同理,在海陸位置或季節條之一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高低規律”判斷季節或海陸位置。
[專題練習1] 如下圖為“北半球海平面等壓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受低壓槽控制,陰雨天氣
B.甲地氣壓一定比乙地高
C.甲地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晴朗
D.乙地吹西南風
專題二 氣候類型的判定
1.依據“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原理進行判斷。如下表所示:

步驟判斷依據結論
判斷南
北半球6、7、8月氣溫高北半球
12、1、2月氣溫高南半球
據最冷(熱)月均溫判斷所屬溫度帶最冷月均溫>15℃熱帶氣候
最冷月平均氣溫
在0~15℃亞熱帶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平均氣溫
在-15~0℃溫帶氣候(除溫
帶海洋性氣候外)
最熱月均溫<5℃寒帶氣候
據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
>2 000 mm
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
700~1 000 mm
夏雨型熱帶熱帶草原氣候:
750~1 000 mm
熱帶季風氣候:
1 500~2 000 mm
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1 000 mm
溫帶溫帶大陸性
氣候<300 mm
溫帶季風氣候:
500~800 mm
冬雨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300~1 000 mm
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
<200 mm
寒帶苔原氣候、冰原
氣候<250 mm
2.氣候類型圖及其判讀
(1)氣溫和降水點狀圖

圖中給出了12個月份的氣溫和降水資料,圖中的橫縱坐標分別表示氣溫和降水,圖中的每個點與橫坐標的垂直交點是該段時間的氣溫值,與縱坐標的垂直交點則是該段時間的降水值。
(2)氣溫和降水折線圖
折線圖實際上是點狀圖的一種,只不過各月之間用折線連接起。在判斷時,我們可將它當作一幅點狀圖看待,讀出每個月的氣溫、降水數據。



(3)氣溫和降水變率范圍圖

將圖中的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進行連接即得到該圖,也可理解為該地各月的氣溫、降水資料都位于圖中的封閉曲線之內。判斷方法與點狀圖基本相似,先選取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范圍判斷所屬溫度帶,再依據降水季節分配判斷所屬氣候類型。圖中甲、乙、丙、丁所示氣候類型依次是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4)氣溫和降水等值線圖
在各圖中依據等值線分布趨勢,讀出氣溫、降水資料,再采用上述方法作出判斷。下圖表示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

(5)氣溫和降水玫瑰圖

玫瑰圖與坐標圖不同的是,它用圓的半徑長短表示氣溫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圖中的12根半徑分別代表一年的12個月,虛線和實線分別表示各月的降水量和氣溫高低,據圖可讀出每個月的數值。
(6)氣溫和降水坐標示意圖

分析四個地點1月(▲)和7月(●)氣溫及降水情況示意圖,四地的氣候類型: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c.地中海氣候;d.溫帶季風氣候。
(7)三維直角坐標圖

這是平面直角坐標圖的變式圖,讀圖時要注意方法。
[專題練習2] 下圖表示世界四個地點的氣溫、降水狀況。據此回答(1)~(4)題。

(1)位于熱帶氣候區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位于南半球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位于地中海氣候區的地點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位于中高緯度大陸東岸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專題三 鋒面氣旋與天氣
鋒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氣旋的低壓槽內,F以北半球為例說明:若下圖中OA、OB為鋒面,那么我們可以做以下判讀:

(1)氣流水平運動:一般鋒面存在于低壓槽中,又位于北半球,所以氣流的水平運動狀況為逆時針輻合。
(2)鋒面性質:北半球自北方的空氣為冷氣團,自南方的空氣較暖,為暖氣團,又因氣流逆時針輻合,可知OA為冷鋒,OB為暖鋒。
(3)判別天氣狀況:據鋒面對天氣的影響判別系統內各地的天氣狀況變化。
(4)雨區分布:由于冷氣團密度大,所以鋒面向冷氣團一側傾斜,由此可知鋒面降雨一般分布于冷氣團一側,作為冷鋒講,雨區在鋒后,而暖鋒雨區在鋒前。所以OA、OB的北方為雨區。
[專題練習3] 讀“鋒面氣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甲、乙、丙、丁四地的風向。
(2)A、B兩處風力較大的是________處。
(3)該圖表示的地方在________半球(南、北)。
(4)A、B兩點的氣團性質分別是:A為________氣團,B為________氣團。
(5)假如該天氣系統位于與(3)相反的半球,則圖中哪些要素需要修改?請在圖上修改。

2010年10月9日,北京市區出現大霧,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于500米,有些地方的能見度只有幾十米。大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戶外活動。據此回答1~2題。
1.初冬時節北京等地區常有大霧的原因是(  )
A.晝夜溫差減小,水汽易凝結,但風力微弱,水汽不易擴散
B.晝夜溫差減小,水汽不易凝結,直接懸浮于大氣中
C.晝夜溫差較大,水汽不易凝結,直接附著在地面上
D.晝夜溫差較大,水汽易凝結,且該季節晴朗天氣多,揚塵多
2.白天的大霧天氣使空氣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霧削弱了地面輻射
B.大霧對太陽輻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D.大霧增強了大氣逆輻射
讀“北半球某地等值線示意圖”,圖中數值①>②>③>④>⑤,據此回答3~5題。

3.若該圖為等壓線示意圖,則在a、b、c、d四點中風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4.若該圖為等壓線示意圖,b點的風向和甲處的氣壓場分別為(  )
A.北風 高壓 B.西風 高壓
C.北風 低壓 D.西風 低壓
5.若該圖為等風速線示意圖,則圖中a、b、c、d四點風速由大到小的排序為(  )
A.a>b>c>d B.d>c>b>a
C.d>a>b>c D.c>b>a>d
下圖為“1951~2002年我國氣溫增溫速率的分布圖”。據此回答6~7題。

6.1951~2002年,我國(  )
A.各地都增溫
B.增溫幅度自東向西遞增
C.增溫幅度最大地區的年增溫可達0.8℃
D.增溫幅度最大地區的增溫值可達4℃
7.我國氣溫升高最明顯的地區在(  )
A.西北、華北、東北地區
B.西北、華北、西南地區
C.西北、華北、華東地區
D.西北、華北、華南地區
題號1234567
答案
8.下圖表示位于北緯30°~60°的大陸部分,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地的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氣候,其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兩地中,常年受西風帶控制的地區是____________;具有冬雨夏干氣候特點的地區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處常年受______氣團控制,氣候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圖為三種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把其序號與上述氣候類型的代表字母對應起。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參考答案
專題探究區
[專題練習1] C [由“高低規律”可知甲地“凸低為高”,為高壓脊,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甲、乙兩地均處在1 000hPa~1 020hPa之間,不容易比較大小;根據近地面風向的判定,可知乙處的風向為偏北風。]
[專題練習2] (1)D (2)C (3)B (4)A [(1)熱帶氣候類型最冷月氣溫大于15℃,從圖中可看到①圖最冷月氣溫低于0℃,②圖最冷月氣溫低于10℃,③圖最冷月氣溫低于15℃,只有④圖最冷月大于15℃,為熱帶氣候類型。
(2)南半球大陸7月溫度最低,1月大陸溫度最高?磮D可知,C圖為南半球的氣候類型圖。
(3)地中海氣候最冷月氣溫大于0℃,小于15℃,且雨熱不同期,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看圖可知②③兩圖符合題意,B項正確。
(4)由于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故②③兩圖不符合題意,而④圖最冷月大于15℃,為熱帶氣候。]
[專題練習3] (1)見下圖:

(2)A (3)北 (4)冷 暖 (5)略。
解析 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畫好各點的風向。因此首先在鋒面兩側畫出風向,由于甲、乙之間是冷鋒,所以甲處為冷氣團,其緯度應該較高,且主動向緯度較低的乙處的暖氣團移動,據此可以畫出上圖所示的風向,進而判斷出是北半球的氣旋。
后練習區
1.D 2.B [第1題,北京等地區深秋、初冬時節,晴朗天氣多,晝夜溫差大,并且降水少,揚塵較多,水汽易凝結,從而形成大霧。第2題,白天的大霧通過反射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因而空氣能見度降低。]
3.D 4.A 5.A [若該圖為等壓線示意圖,從圖中等壓線的分布可知,d處等壓線最密,故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也最大。b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東南,在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會形成北風,甲處在氣壓場中心,等壓線數值由內向外降低,為高壓。若該圖為等風速線示意圖,由題干中①>②>③>④>⑤及a、b、c、d在圖中的位置可判斷出風速的大小關系。]
6.D 7.A [由圖示信息分析判斷:各地增溫差異很大,有的地區出現降溫,有的地區增溫明顯。從圖中看出,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增溫最明顯。]
8.(1)溫帶季風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
(2)B C 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3)大陸 干燥 (4)①C
②B、跘
解析 本題目主要考查重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不同的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不同,所以分析氣候類型一般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氣溫特點,氣溫受緯度因素和下墊面性質的影響,可看出圖中A、B、D是地處溫帶的氣候類型。二是分析它的降水特點,不同地區的大氣環流形勢決定降水狀況,降水量還受距海遠近的影響,圖中D地距海遠,故降水少,B地常年受西風影響,因此一年四季降水均勻,C地是副熱帶高氣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的地區,因而具有冬雨夏干的特點,A地為典型的季風氣候。根據圖中信息正確判讀B、C在大陸西岸,A在大陸東岸,D處內陸,且C處在北緯30°~40°之間,A、B緯度較高。然后結合氣候類型的分布判斷所屬類型及特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5301.html

相關閱讀: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設計
4.3 河流地貌的發育 學案(人教版必修1)
3-1氣候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