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生物幾個重要概念的教學“奇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家都知道概念是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邏輯思維的最基本單元和形式。邏輯思維與學習能力有關。高中生物中的基本概念有許多,但是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組、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等一些重要概念,只要在課堂教學上運用“奇巧”,引導學生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同時使他們掌握并靈活運用,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下面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與讀者來共同探討對這些概念的教學“奇巧”。

 

1.形象類比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大多數是采用形象、直覺、靈感等去探索和發現客觀規律。有些概念比較抽象,對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須找出中心語,同時列舉生動形象的模型做比喻,這樣學生才能理解和終身難忘,課堂教學效率就高。所以,我運用形象類比法來進行一些概念教學。比如,以往我發現學生在練習下面題目時: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

 

B.由一條染色體復制而成的兩條染色體

 

C.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兩條染色體

 

D.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學生選A或D的占了90%多,而選正確答案C的卻不到10%。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對同源染色體的概念理解不深透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為此我在上“減數分裂”課時,我叫學生打開課本,看一看同源染色體的概念是怎么樣的?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我說同源染色體概念的中心語是配對的兩條染色體,而不是: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也不是: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只不過是對兩條染色體的特征和來源的描繪。然后, 我列舉社會上的夫妻的模型做比喻來幫助學生理解它,夫妻是到婚姻登記所登記的兩個人,通常感情上是比較好的,一個是男性,一個是女性。 然后又說,不能把感情上是比較好的或者一個是男性,一個是女性定性為夫妻。只能說到婚姻登記所登記的兩個人才是法律上真正夫妻。這樣,我在教學中成功地導入生動形象的“夫妻”模型做比喻,不僅使學生易于理解、接受新知識,還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法

 

所謂比較,就是引導學生對生物概念的形成過程和本質特點加以比較。許多復雜的生物概念只有借助于比較,才能區別一般和特殊的屬性并突出其特征,明確其相似性和差異性。比如,染色體組這個概念直接講述學生是很難理解其實質的。所以,我從雌雄果蠅體細胞和生殖細胞比較來判斷。                             

 

 

首先讓學生觀察課本雌雄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圖解和雄果蠅的生殖細胞圖,也就是上面兩圖。然后引導學生思考下面問題:1.果蠅體細胞有幾條染色體?幾對常染色體? 2.Ⅱ號和Ⅱ號染色體是什么關系?Ⅲ號和Ⅳ號染色體是什么關系? 3.雄果蠅的體細胞中共有哪幾對同源染色體?這些染色體在形態.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點?它們是什么關系? 4.如果將果蠅的精子中的染色體看成一組,那么果蠅的體細胞中有幾組染色體?  這樣就形成染色體組的概念:染色體組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控制著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還要引導學生站在染色體角度和遺傳物質角度加以比較,從而區別一般和特殊的屬性并突出其特征,明確其相似性和差異性。染色體角度 ,一個染色體組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組內染色體在形態、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一般二倍體生物的生殖細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體,稱為一個染色體組。例如,果蠅的體細胞中有4對共8條染色體,這4對染色體可以分成兩組,每一組中包含3條常染色體和l條性染色體。對于多倍體生物而言,生殖細胞中就不只含有一組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在這種情況下,染色體組仍然是指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的一組染色體。遺傳物質角度 ,染色組中含有控制一種生物所有性狀的一整套基因,沒有重復的基因,不能缺少某一性狀基因。即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只有一個,一個染色體組內不存在等位基因。

 

3.剖析法

 

剖析法是學習生物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從整體上分析生物概念中心語,內涵和外延及適用范圍的方法。比如,等位基因的概念,就要指導學生找出中心語是控制相對性狀,Aa是一對等位基因,因為A是控制顯性性狀,a是控制隱性性狀。但是,AA和aa不是相對性狀,所以不是等位基因。又比如,對酶概念的教學,要引導學生認識概念范圍(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這個概念中的事物, “酶”的概念范圍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概念內容(內涵)包括所有一個組成該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關系,同時還要指酶的特性和關系,即酶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酶是活細胞產生,有機物包含蛋白質和少數RNA。再比如,對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概念的教學。首先,讓學生閱讀:在細胞中,許多細胞器都有膜,如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然后,就要特別與學生剖析這個概念的適用范圍,分析“細胞”是指什么范圍細胞呢?是指研究對象的一個細胞,也就是某一細胞,既不是所有的細胞,也不是同一生物的全部細胞。這樣,學生就不會認為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稱。

 

總而言之,在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注意收集材料,認真思考,不斷反思,多想點子,定能找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支點,促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生物學概念,達到提高學生邏輯思維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40317.html

相關閱讀: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