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已成為當今中學教育教學改革關注的要點!皠恿瀯萁M織模式下”的數學教學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呢?這是我們所有數學教師在倡導“動力優勢組織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值得關注的重點。根據我自己一個學期的教學嘗試,我認為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一、“動力優勢組織模式”中,課堂上老師的主導地位不能丟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但其實,新教材的內容更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難點,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己看書探究,尤其是我們現在的初中學生,他們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更要講得精,更要善于引導,放手之前要先看學生的水平如何。比如上“用字母表示數”時,我用比較理想的教法擔好引導者的“職責”,引導思維活躍的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式,打破了沉悶的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常常采用各種提問方式去激發學生表現欲望。
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通常用非常易懂的教學方式,采用和生活聯系密切的數學語言,使整個課堂非常有趣,富有挑戰性,很適合學生的胃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意圖,特別是在創設情景時不能隨隨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這樣容易流于形式。教師在情景創設時,目的性要強,要選取有特色,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的素材來創設情景,從教學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求知欲。這樣才能達到創設情景的目的。
二、“動力優勢組織模式”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比如在上“代數式”這一節時我就非常地關注這一點。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特別是對于學生的當時表現老師要馬上能夠舉一反三。
同時,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我會根據學生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我也能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三、“動力優勢組織模式”中,更要豐富教學手段讓學生熱愛數學課堂
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從創設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實踐情境、問題情境等入手,可以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從而愿意接近數學,喜歡數學。
1.創設生活情境: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學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周圍。我們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生動、有趣的的情境,強化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操作、交流,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優化解題策略。比如在上“代數式的值”這一節時,即能夠讓所有學生明白代數式的值如何計算,更能夠在這一方面進行拓展,讓優秀的學生對后續學習產生了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2.創設故事情境:教學中,單純的知識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插圖,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編制成一個小故事,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學生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本節課的學習探究中。通過設計,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3.創設實踐情境:學生的第一發展水平和第二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應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創造“最近發展區”。注意適時、適度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比如在授課“整式”第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收集了大量式子。充分讓學生理解整式的含義。同時讓學生親自設計了幾個式子,通過“動力組織模式”方式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整式的理解,既培養了創造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動力優勢組織模式”中老師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堂管理備課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上課前盡可能地做好充
分的備課,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這樣在時間的支配和知識上的引導,我
們都能盡在掌握。
最后我要說的是要成為一名教師,光有愛心還遠遠不夠,愛心只是作好稱職老師教好書的前提。所謂“身正為范,學高為師”,要作一個好老師,不僅要能得學生心,還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深的專業知識。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學識上都應該讓學生佩服,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才會甘心聽從你的教導,才會真正喜歡上你的課。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熊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74660.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