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類整理法
龔老師強調:”將概念或結構分類理清尤為重要,否則會比較混亂!叭鐝土暤郊毎鞯臅r候,可以用不同的標準將這些細胞器進行分類:有無膜結構(單層膜和雙層膜)、有無核酸或遺傳物質、是否與能量轉換有關、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動植物細胞中作用不同的細胞器、能否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水等,這才能切實掌握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2.圖解歸納法
高考題中有很多圖解類題目,如果不掌握讀圖的方法就很難自如地解答這類題目。那么如何讀圖呢?首先要知道圖解中的結構和物質的名稱,然后再分析結構和物質之間的內在聯系。馮老師建議,遇到過程類的知識,同學們要養成即便教材中沒有圖解,也嘗試著將這個過程用圖解的形式表示出來的習慣,同時要對圖表累知識要進行整理、歸類。
3.聯想遷移法
龔老師認為:”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看起來是孤立的,但很多知識存在著共性,對于這些知識可以采用聯想遷移法進行掌握!叭缑系聽栠x擇豌豆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而摩爾根采用果蠅作為實驗材料,這兩種生物之間就存在著一些相同的優點:有明顯的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產生的子代數量多、易于培養等。
4.比較復習法
在復習中,對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例如病毒與原核細胞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
5.串聯復習法
同學們在復習時,應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例如有關蛋白質的只是主要分散于第一、二、五章中。串聯復習,有助于對知識有更全面的理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16722.html
相關閱讀: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