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學習課標基本理念 更新數學教學觀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本文從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數學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數學學習要包括“過程”、數學教學活動中師生角色的定位、數學教育評價應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數學課程要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等六個方面探討了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體會,以求更新數學教學觀念,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學習心得,教學觀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是依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制訂的,是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稑藴省肥钦麄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樞紐,它的內容涉及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基本理念、數學課程設計思路、數學課程目標(總體標準、學段目標)、數學課程內容標準、數學教學建議、數學評價建議、數學教材編寫等各個具體領域,體現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這一次數學課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將對我國今后的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2001年7月《標準》正式頒布以來,全國各地數學教育工作者掀起了學習《標準》的熱潮。

  《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標準》的思想基礎,是構建整個《標準》的基石。它著眼于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這一課程改革的總趨勢,充分反映了數學課程要服務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一時代的要求!稑藴省分械拿恳徊糠侄际腔纠砟钗锘慕Y果,都與這些理念有著緊密的聯系!稑藴省返幕纠砟钪饕从吃凇稑藴省返摹扒把浴焙汀盎纠砟睢边@兩部分內容中。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本人認真學習《標準》的基本理念。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學習《標準》基本理念的心得體會,以求教于各位專家和同仁。

  一、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能以培養數學家、培養少數精英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一般性的發展!稑藴省访鞔_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薄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學”是指作為教育內容的數學,應滿足學生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能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有益于啟迪思維、開發智力!叭巳硕寄塬@得必需的數學”是指“有價值”的數學應該、也能夠為每一位學生所掌握,要特別關注學困生,讓他們對數學不會產生太大的厭倦與恐懼!安煌娜嗽跀祵W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指數學課程要面對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數學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數學是人類用于交流的語言;數學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能賦予人創造性;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等等。也就是說,數學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數學課程不能單純從已經是最終結果的那些完美的數學結構開始,不能采用向學生硬性嵌入一些遠離現實生活的抽象數學結果的方式進行,而應該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開始,沿著數學發現過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從生活中的問題到數學問題,從具體問題到抽象概念,從特殊關系到一般規則,逐步通過學生自己的發現去學習數學、獲取數學知識。這樣,數學課程才能較好地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課本上數學的聯系,才能有益于學生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生活中有用的工具,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真正達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

  三、數學學習要包括“過程”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課程的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學習是根據教學計劃進行的,它是一個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個性品質的過程,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稑藴省分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薄稑藴省返倪@一理念從內容上強調了“過程”,強調了學生數學探索的經歷和得出數學新發現的體驗。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中,進一步認識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要讓數學學習應當成為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四、數學教學活動中師生角色的定位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薄皵祵W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薄稑藴省返倪@一理念,明確強調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發展是教師進行數學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求數學教學活動應當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要作出改變,教師要從一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成為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敖M織者”是指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數學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學習過程中積極與良好的心理氛圍!耙龑д摺笔侵敢龑W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昂献髡摺笔侵附⒑椭C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學習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數學學習上的指導和建議。

  五、數學教育評價應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稑藴省返倪@一理念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評價要重視形成性評價,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要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全部情況都納入評價范圍,把學生解決問題尋找答案的調查過程、探究過程、運用前提形成假設的過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推理和計算的過程、使用技術手段的過程等等都納入評價的視野!案倪M教師的教學”是數學教育評價的一個主要目的。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評價分析與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找到改進教學要點,提高數學教學水平。另外,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的目的,《標準》還指出“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

  六、數學課程要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稑藴省分赋,“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F代信息技術可把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充分地展示給學生,可通過生動的視聽創設情境進行概念教學,使某些抽象的概念幾何化、直觀化;通過動畫表現出一般與特殊、運動與變化,讓學生領悟解題教學中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F代信息技術為數學課程改革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技術、方法和工具,是營造新的數學學習環境、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理念的一個重要保障。作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現代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有力地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而且能幫助學生從一些繁瑣、枯燥和重復性的勞動中解脫,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義上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兼,孫曉天.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陸書環,傅海倫.數學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鄭君文,張恩華.數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唐瑞芬.數學教學理論選講[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林景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11717.html

相關閱讀: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