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數學實踐活動課重在“活”與“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精心設計好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流程是我們每位數學教師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要想設計一堂好的數學活動課,除了要遵循趣味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實踐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創造性原則外,還應該掌握設計的基本思路.即確定活動目標???優化活動流程???選擇活動形式.

  一、確定活動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依據活動的內容確定目標

  新版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內容十分豐富.像調查、實踐、操作、創編等,這些內容無一不是從生活實際出發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能力入手的.因此,我們在確立目標時,應根據具體的活動內容來確立活動目標,使活動具有指向性.活動的目標就確立為讓學生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步形成學生的實踐能力,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使學生體驗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2.依據活動的時空確定目標

  數學活動課的時間和空間是開放的,活動既可以在課內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進行,活動的地點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地野外或家里活動.活動時間可根據內容來確定.不一定受一節課四十分鐘的限制.

  3.依據活動的對象確定目標

  我們在設計數學活動課的時候,應依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確定活動目標,通過數學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并能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

  二、優化活動流程

  我將活動課中的教學流程劃分為“導、動、評、結”四個階段來進行活動課的教學.

  1.導:“導”是開展活動課的關鍵,是活動課的定向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明確活動的目標和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活動的動機和參與活動的興趣,課內活動的“導”可作為課的導入,課外活動的“導”則可作為課外作業的布置.

  2.動:“動”是整個數學活動課的主要環節,它要求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即: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獨立分析、綜合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環節要求教師放開手腳,不摻不扶,要求學生擺脫束縛,認真分析、敢于嘗試,大膽創造,打破常規,主動實踐.

  3.評:“評”就是對學生活動的效果的即時性反饋.這一環節就是指在學生實踐活動的基礎上,依據“定向”的內容與目標,對活動的情況綜合的評價與總結,通過各種形式的調控與幫助,完成學生活動達標的“自我實現”,產生成功的心理,達到“會學”的目的.

  4.結:數學活動課的“結”要注意多向信息交流,要充分肯定前面的“評”,要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課內活動的“結”同學科教學中的“結”基本相同,而課外活動課的“結”則可看作是對學生課外作業的檢查與評價.

  三、精選活動形式

  活動課常見的形式主要有:

  1.游藝式:游藝式是一種以游戲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中感到身心愉快的活動形式,這種形式顯著的特征就是突出一個“樂”,讓學生在“樂”中“動”,在“動”中“樂”.如安排“有趣的搭搭”活動,讓學生參與“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等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平面與曲面的區別.

  2.競賽式:采用競賽式進行數學活動,既考查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又培養學生參與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運用競賽式的數學活動課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如聽說競賽(講數學故事、猜謎語等)、操作競賽(拼、搭、畫、擺等)、智力競賽(腦筋急轉彎、智力謎宮等).

  3.應用式:應用式就是讓學生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活動經驗和方法,初步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和作用,這種形式是數學學科活動的一個主要形式.如“數字信息”這部分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觀察、交流和調查活動中了解數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它們的實際價值,感受數字編碼的思想和方法,發展實踐能力.課后可讓學生嘗試為學校招收的新生編排學籍號.這就要求學生運用數字編碼的基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探究式:探究式就是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加強對該問題的實驗、分析、統計,最后得出結論,數學學科活動就是要讓學生重用數學的方式和方法去研究問題,應用所學的數學方法探索和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新策略.如“運動與身體變化”活動課,要求學生用一分鐘的時間進行不同的運動,看脈搏變化的情況怎樣?把實驗結果記下來,再求出每個小組每次測量脈搏平均數,通過實踐得到什么結論?

  5.創編式:創編式是針對帶有編撰和創作性質的活動課的主要活動形式,是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創編式強調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如“辦數學報”,這就需要學生具有閱讀、收集、排版.繪畫等綜合能力.再如“奇妙的剪紙”活動,剪出自己喜愛的人物、動物、景色、卡通等,讓學生體會對稱的形成,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在欣賞漂亮圖案同時,與同伴分享“創造美”的愉悅.

  數學實踐活動是一種新型的數學課型,它對改變我國中小學生缺乏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現狀是非常有益的,我們對它的研究也才是剛起步,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反思和改進.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王春晴



相關鏈接>>

1、決戰2015高考數學之四月深化復習(學生版)

2、全國各地201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調研數學(理)試題匯總

3、2014-2015學年春初中數學備課資料精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1056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