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數學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新型的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學習方式,應該貫穿在整個數學教育的所有活動中。在現行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數學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加以引入,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
如何在普通高中數學課中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呢?
一、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求知欲是人們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學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動探索精神越強,就能主動積極進行思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懸念、討論等多種途徑,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以幫助學生走出思維低谷。在講授新課時,我們可根據課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懸念,急于了解問題的結果,從而使學生求知欲望大增。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采用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鋪墊了基礎。
二、在數學問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我們開展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親身體驗問題。數學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許多研究的方向,數學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都是滲透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載體。
1、在數學的應用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改革傳統教學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狀況,使學生能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也是我們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利用數列知識解決購房、購車分期付款問題,利用函數求最值的方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最佳方案問題等等。要帶動學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數學研究性學習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真正做到使學生學以致用。數學的應用不僅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學生的社會調查與實踐,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現數學問題、研究數學問題,建立解決各種問題的數學模型。這樣學生一方面能用所學的數學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又能將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抽象成數學的模型,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循環推進。
2、在數學開放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數學開放題能體現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過程,能體現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體現解答對象的實際狀態。數學開放題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成功感,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感。將數學開放題用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是十分有意義的。
三、在社會實踐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在數學研究性學習中,社會實踐是重要的獲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了解并親身參與取得了第一手資料,可以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予以解決。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四、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把握指導的度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活動。要達到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的指導必須把握一個度。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而社會生產、生活以及學習中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不同類型的問題適宜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解決,換一句話說,不同類型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模式或者叫研究模式,因此,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應該讓學生熟悉和掌握盡可能多的研究模式。如我們要讓學生熟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文獻資料查閱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時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樣的課題適合什么樣的方法。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以及合作者,也就是說,教師應以平等身份主動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通過與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應指導學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應作好課題研究的組織協調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信心。
總之,“研究性學習”旨在將學習更多地看作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由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由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轉化為對問題的研究解決。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地用探究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去認識、發現、改變與創造,真正使今天的學習成為明天參與和改造社會從而獲得發展的基礎。通過主要采取研究性學習方式實施的數學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數學、掌握和運用一種現代數學的學習方式,學會主動學習、終身學習,而且可以促進數學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的改變,學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促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
論文中心,作者:張麗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13394.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