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考綱看要求
所謂“綱”,主要指《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簡單地說,《考試說明》就是對考什么、考多難、怎樣考這3個問題的具體規定和解說。《課程標準》則是編寫教科書和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既要關心《考試說明》中調整的內容,又要重視《課程標準》的主干內容。對《考試說明》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發現命題的變化規律。因此,我們要把好方向,就必須吃透《考試說明》,才能少做無用功。
二、推敲評價找方向
每年高考評卷結束后,國家教委考試中心要集中各盛自治區、直轄市的大、中學教師、教研員、評卷負責人及考試研究人員代表,召開高考評卷總結暨全國高考試題評價會,進行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根據各地定性分析材料和全國抽樣統計數據,最后形成當年的全國高考數學試卷評價報告。評價報告對試題的難度、各章節知識的考查、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總體上的得與失等情況均有詳細的闡述,甚至明確對中學數學教學提出建議。通過認真學習、研究、推敲評價報告,我們可以知道許多信息和高考題的改進方向!皟烖c將繼續保持,缺點將進一步彌補”必將是高考命題的根本原則。
三、研究考題看形式
高考命題堅持以“兩個有利”為指導思想,即有利于高校選拔新生,有利于中學數學教學,因此,高考題必將對中學數學教學發揮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無論復習哪部分內容,我們都應該認真的分析、研究近幾年的高考題對這部分內容的考查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提高效率。如細心研究近十年的高考題對二項式定理的考查主要考了通項公式的應用及求系數和的方法,且主要是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的等等。即便是來年要考其它方面的,也必將遵循“整體保持穩定,不造成大起大落現象”的原則。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必要、有什么理由在這些內容上過多補充和發揮呢?
四、鉆研課本找標準
高考數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強調“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說高考最重視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和相關的知識。例如,將直線方程代入圓錐曲線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別式、求根方式、韋達定理、兩點間距離公式等可以編制出很多精彩的試題。這些問題考查了解析幾何的基本方法,也體現了考試中心提出的“應更多地從知識網絡的交匯點上設計題目,從學科的整體意義、思想含義上考慮問題”的思想。盡管是高考總復習,但我們仍然要注意回歸課本。只有吃透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構建數學的知識網絡,以不變應萬變;貧w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要抓綱悟本,對著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復習才有實效。
五、糾正錯誤查缺漏
這里說的“錯”,是指把平時做作業中的錯誤收集起來。高三復習,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有的同學做題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做過之后不問對錯就放到一邊,這種做法很不科學。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是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因此,發現錯誤及時研究改正,并總結經驗以免再犯,時間長了就知道做題的時候有哪些方面應引起注意,出錯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如果平時做題出錯較多,就只需在試卷上把錯題做上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然后把試卷保存好,每過一段時間,就把“錯題筆記”或標記錯題的試卷看一看。在看參考書時,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以后再看這本書時就會有所側重。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高考碰到平時做過的陳題可能性不大,而解題所需的知識、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會超出大綱,都會在平時復習中遇到,關鍵是要能觸類旁通。
六、沉著應考長技能
考試是一門學問,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于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過硬的解題能力,而且取決于臨場的發揮。我們要把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做高考,從心理調節、時間分配、節奏的掌握以及整個考試的運籌諸方面不斷調試,逐步適應。一般說來,考試時首先要調整好心態,不能讓試題的難度、分量、熟悉程度影響自己的情緒,力爭讓會做的題不扣分,不會做的題盡量得分。然后認真、仔細讀題、審題,細心算題,規范答題。其次,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講究快速、準確。平時做題應做到:想明白、說清楚、算準確,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維的嚴密性、敘述的條理性、結果的準確性。當然應試的策略要因人而異,比如基礎好的學生做填空、選擇題可以控制在45分鐘左右,基礎較差的可能需要1小時甚至更多時間,主要是看怎樣處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學生自己都應認真總結,教師也要盡可能講評到位。教師講評最好能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①本題考查了哪些知識點?②怎樣審題?怎樣打開解題思路?③本題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關鍵步驟在哪里?④學生答題中有哪些典型錯誤?哪些屬于知識上、邏輯上、心理上還是策略上的原因?教師自己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如何調整復習策略,使復習更有重點、有針對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6403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