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點滴思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效能,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科學地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把握它的精神實質。以下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關鍵詞:合作,意識,效率,潛能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為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尤其是“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加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幾乎每課必用。

  怎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效能,創造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呢?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科學地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把握它的精神實質。以下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創設合作情境,培養合作意識

  現在的學生由于家長保護意識強,又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交流,因此缺乏合作經驗,課堂上往往表現出喜歡按自己的意愿活動,這些因素極不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形成。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還沒有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因而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合作的情境、提供合作條件。

  1.將班級學生按性別、性格、成績、人數等因素合理搭配組建合作小組。

  一般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分組中盡量不為“小權威”、“合作滯后者”的產生創造條件。同時也要看到,并不是組建了小組自然就會合作,要避免開小差、說閑話等假合作的形式,這都需要教者進行長期的培訓。

  2.讓學生體會合作的樂趣,逐步培養合作意識。

  例如,在教學“分一分”時,我先引導學生說一說各種物品的名稱,再讓學生想一想它們是文具還是學具,想到了以后,同位同學先互相說說應該放在哪個盒子里,然后再動手整理,同位合作直至全部理完。對于合作整理得又快又好的同學要給予獎勵和表揚,這樣孩子們都積極合作,互相幫著對方整理,在互相幫助中,學生深刻體會到合作的樂趣。時間久了,隨著每節課中都安排的合作學習的環節,使學生在這種合作的氛圍中逐漸形成合作意識。

  二、學會合作技能,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讓學生同桌互說、小組合作討論,可是學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看不到合作的跡象。經過分析和探究發現,原來這都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弄清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和目的,不知道每個步驟該怎樣做。因此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環節時一定要先教給學生合作方法,講清合作目的和要求,同時還應適當通過示范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嘗試合作,引導學生吸取經驗,掌握了合作方法以后再進行合作學習,其效率就會大大提高。由于教師在平常訓練中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了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就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三、找準合作契機,挖掘合作學習的潛能

  課堂教學中發現,教師如果在提出一些問題后,立即就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在什么時候運用合作學習最恰當?哪個環節運用合作方式最合適?這在教學設計中都要充分考慮。

  1.在充分的自我探究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

  在數學學習中獨立思考的機會同樣重要,只有建立在充分的自我探究基礎上的合作交流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一位教師在執教五年級數學《數據的搜集與整理》時,首先這位老師先讓學生各自看錄像統計進校門的男女學生人數,結果學生統計的結果五花八門。面對這個困難,老師問學生用什么辦法才能夠達到最好的統計效果?有學生說多看幾次,老師說統計錄像可以,但是如果我們統計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就不能重復,那還有什么更好地辦法呢?這時許多學生說用分工合作的辦法,小組內一個人數男生,一個人數女生,一個人記錄,這樣就不容易出錯了。結果,在此基礎上大部分合作小組的統計結果幾乎沒有什么誤差了。在該例子中,老師并沒有一開始就讓學生分小組統計,而是讓學生在發生困難時自己提出合作任務,結果大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配合默契,產生了很好地合作效果。

  2.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合作交流。

  課堂教學中如果將合作學習環節置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來進行,就會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探究的活動中去,使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感受學習過程的快樂,同時獲得數學思想和方法。例如在教學“認位置”時教材中的主題圖呈現的問題是:練習本的左面是數學書,數學書在練習本的右面。這時,教師追問:“這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如果前面的小朋友回過頭來看,他會怎么說呢?”說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對座位從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并討論觀察結果,這樣,學習很容易通過合作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的位置是不同的。

  當然,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經常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指導合作學習的技巧,才能使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活動中逐漸學會表述自己的意見,同時吸收同伴經驗,逐步形成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李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63090.html

相關閱讀: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