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發現,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產生快樂情緒和滿足感,抑制對金錢等物質的欲望。
柏林大學研究小組征募兩組志愿者,第一組習慣久坐不動,第二組為耐力運動員。研究人員讓志愿者選擇在跑步機上跑動30分鐘,運動強度為最大攝氧量的60%至70%;或者從事30分鐘“安慰劑式鍛煉”,譬如輕微伸展肢體。
一小時后,研究人員讓志愿者參與一種貨幣激勵延遲游戲。志愿者必須快速按下按鈕,以便贏取或者避免損失貨幣,每按一次關乎一歐元輸贏。研究人員掃描志愿者大腦后發現,所有跑步的志愿者,包括平時久坐不動的人,對贏取獎金欲望平平,大腦負責獎賞機制的部位對預期贏取一歐元不如“安慰劑式鍛煉”組活躍。
柏林大學研究人員認為,運動對物欲的抑制可能與大腦分泌的“獎賞”化學物質多巴胺有關。人在獲得獎賞時,多巴胺水平快速升高,隨后迅速回落;運動則致使多巴胺水平持續升高數小時。大腦掃描結果顯示,跑步組志愿者運動后,大腦多巴胺對金錢獎賞反應遲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899475.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