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1世紀的來臨,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是當前各類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術手段。信息技術與教育課程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筆者擬就根據信息技術的優勢及它與數學教育課程的整合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中學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普遍反映整個教改并沒有大的突破,主要問題在于:現有教改對教學理念、內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徹底,是在不觸動原有體系的基礎上的“改良”,未能對其實施“大手術”。主要表現在:
1.教學理念上。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傳統的教育思想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目前根據學校、學生擁有計算機的狀況(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以及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熟悉程度還只是初步的,教師該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在CAI課堂上的認知過程如何等等,都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問題。
2.教學內容上。目前,各類教材大同小異,沒能超出既定模式,創新成為了奢談,老師教學基本按教學大綱向學生灌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信息技術,例如多媒體,在課堂上給學生做生動的演示,將收到視覺與聽覺上的良好效果。例如:對于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教學,傳統教學因較難展現其發現過程,從而造成學生對其不好理解。利用信息技術,如多媒體,可以在屏幕上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線、BC邊的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之后用鼠標在屏幕上隨意拖動點A,利用軟件功能,此時三角形ABC和“三線”在保持依存關系的前提下隨之發生變化。在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直觀地發現存在這樣的點A,使得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三線重合。
3.教學手段上。在信息技術環境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傳統的教育手段也應當發生轉變。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演示,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插圖和音頻等,可以使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以簡單明了、直觀的形式出現,縮短了客觀事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間的聯系,促進新的認知結構的形成。
計算機的動態變化可以將形與數有機結合起來,把運動和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由形象的認識提高為抽象的概括,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結合計算機的演示能幫助學生完成思考過程,形成對概念的理解。
4.教學方法上。毋庸置疑,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倡導的。在數學實驗課中,可考慮把學生分成2~3個人一個小組,每組共用一臺計算機。教師提供問題,學生利用計算機提供的環境,積極思考、討論,動手演算,解答這個問題。教師要深入每一個小組中參加討論,觀察其進程,了解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解答,對有共性的問題組織全班討論或講解,努力在全班創設一種研究探索的學術氣氛。例如,幾何畫板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讓學生積極探索問題的“做數學”的環境,學生完全可以利用它來做數學實驗。這樣就能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使得學生獲得真正的數學經驗,而不僅僅是一些抽象的數學結論。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考
綜上所述,由于信息技術本身的優勢,它進入數學課堂后,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應當考慮,有了計算機,學生應當學習什么樣的數學?
信息技術知識與數學學科知識之間可以說是“相互輔助”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幾十年來與信息技術同步發展的計算數學包括數值計算、符號演算、計算機圖形學已有巨大進展,這些進展反過來又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隨著計算機日益走入人們的生活,社會對人的數學素養的要求已經從依靠紙筆運算轉換到有效地、恰當地使用技術,能幫助學生數學地深入思考問題、簡化概括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以及在幾何與代數、代數與統計和真實問題情境與相關數學模型之間建立聯系的能力。數學教育應安排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和理解更本質的方面,學會提出問題和抽象概括,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數學、應用數學。學校的數學教學應更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應用的認識,重視現實問題的解決。
問題是數學發展的動力,所以對解題的教學歷來受到教師的重視。現代數學教育更是強調要進行“問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提高應用能力。而傳統的數學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強調了數學演繹推理的一面,忽視了數學作為經驗科學的一面,F在,計算機強大的處理能力為數學的發現學習提供了可能,它的動態情境可以為學生“做”數學提供必要的工具與手段,使學生可以自主地在“問題空間”里進行探索,來做“數學實驗”。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務交給學生去完成。
在數學教材中,可以適當滲透一些編程的思想。學生掌握了解決一個問題的基本方法后,可以讓學生編制程序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把一個數學問題從一元推廣到多元、從一維推廣到多維。這樣,學生就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學習上,而不是更多地去關注運算技巧。
新技術的應用,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時也引發我們進行更多的思考。計算機進入數學教學,必將引發一場新的教育革命,并形成一個新的數學教育前景。廣大數學教師、數學教育工作者應當成為這場革命的主角。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田桂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01293.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