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縣民族中學符少俊
有些學生覺得數學好難學,學習數學是與一堆數字與圖形打交道,學吧覺得很枯燥乏味,不學吧覺得它還是一門"主科",不學是不行的,表現得很消極被動。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又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都道出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內動力。有了興趣才能驅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索,自覺地集中注意力,抑制疲勞,產生愉快的情緒,并在艱苦的探索中獲得成功。而學業上成功的快感又產生新的興趣,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把學生從"苦學"數學的大洋中帶入"樂學"數學的伊甸園。從而真正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現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探求問題的興趣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好奇心很強的一個階段,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途徑。關鍵在于:如何設計好問題情境,又怎樣來激發。問題情境創設于課頭,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產生非知不可之感;設置于課尾,則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魅力。例如,在開始講有理數這一章時候,先給學生一個懸念:1減2等于多少?這時學生嘀咕開了,1減2,1怎么能減2呢?應該是不夠減呀,紛紛表現出好奇和猜測,有的忍不住問:"老師,等于多少啊"這時可以就勢引導:在中學我們將學習很多我們小學從未接觸過的新知識,讓我們一起出發,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吧。從而激起學生求知的興趣和欲望,傾刻間又變成學習的"發動機"。
又如:開始學習解直角三角形知識時,可提出問題:如何可以不過河知河寬?不上山知山高?不接近敵人陣地知敵我之間的距離?如何知道高空中飛行的飛機的高度?引入統計問題時提出:如要估計一個塘中約有多少尾魚時,試想大家都不會主張把水抽干去數有多少尾魚吧?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呢?由此引出用樣本去估計總體的問題。又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已繪制好的一天24小時的氣溫變化圖,從圖中找出8時、12時、15時、20時的氣溫是多少?通過觀察得出一個結論:現實中存在著一種量隨另一種量變化的現象,這個變化關系可以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得到觖決。從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學習,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數形結合的興趣。創設好的情境使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思維同步,信息傳遞及時,師生情感交融,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幫助學生增強自尊自信,培養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很大的自尊心,當學習上遇到挫折而得不到幫助時,往往感到很迷惘。故學生在學習中都需要足夠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可以給學習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自信心來自成功和鼓勵。尊重學生成功的喜悅感和經常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多說一些"你真行,你能行"等都可以塑造學生的自信心。平時要多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老師對他關注與信任。學生就會慢慢喜歡上這位老師,當然也會喜歡教師所教學科。所以培養學生學習上的自信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取得進步時都渴望老師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說法。老師也要及時進行表揚,就是一丁點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堅信表揚多于批評總不會錯。即使進步緩慢甚至倒退也不要急著批評,因為這樣只有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和損傷自尊而無濟于事。應該幫助他尋找原因和提高學習質量的方法,制定計劃目標等給予鼓勵,打造自尊自信。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口頭上的鼓勵和贊許的目光,時時向學生傳遞老師的關注與肯定都能讓學生感到莫大自信。從而培養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三、讓學生了解數學源于實踐,用于實踐,學以致用,激發興趣。
數學幾乎滲透到現在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這是因為數學來源于生產實踐,并運用于實踐,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時時注意滲透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又必須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眾所周知,幾何、三角均源于土地測量,隨后才有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和希爾伯特的《幾何基礎》。在數學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舊知到新知的發展和創新都是無數數學家在實踐中長期探索,反復試驗和推導驗證的結果。例如:數學計算中常用的"勾三、股四、弦五"是我國古代數學家商高的偉大發現,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成果。當代數學家陳景潤為攻克"哥德巴猜想"而作出艱苦的勞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在數學教學中,可把上述事實有機地結合教材內容不斷穿插講授數學家的嚴謹作風,鍥而不舍的開拓精神,以及這些偉大成果對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造福于人類文明社會所作出的貢獻。這些事例往往會融化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怕艱險,知難而進的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善于揉合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去抽象成數學模型,讓學生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中去認識學習教學的重要性,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問題的解決使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又滿足了好奇心。例如:學習了二次函數后,對于一定長度的材料,如何使圍成的矩形的面積最大?學習應用題時,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銀行儲蓄的利息,怎樣存款好?在商品買賣中,怎樣穩賺錢,怎樣托運最省錢等一系列問題,把學生帶入新的有趣的情境中,這樣,頓使課堂氣氛活躍情緒高漲,興趣盎然。
四、發掘和揭示數學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激發興趣。
古代哲學家普洛拉斯指出:"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美是吸引人們關注的永恒活題。"現代的中學學生風華正茂,他們熱愛美,欣賞美。在教學中,深入挖掘數學材料中的美學因素,并揭示數學美,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符號和數學概念的簡潔精煉美,解題方法的技巧美,幾何圖形和數學排列的對稱美:形和數的統一美;數學思想與邏輯思維的深刻美,黃金分割中的比例和數量關系的和諧美,數學的嚴謹美等等。讓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傳播中接受美的激勵和熏陶,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情感具有調節,動力感染,遷移等功能,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枯燥單調的解題過程轉化為探索美,創造美和品嘗美的過程。
五、采用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激發興趣。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里起著主導的作用,扮演著一堂課的"導游"角色,帶著"游客"向目的地出發。是一次美好的旅行還是一段枯燥的跋涉,關鍵在于"導游"對"旅游路線"的安排,"沿途風景"的介紹及其"服務質量"還有游客的參與情況。教師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以及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角的比較中》一課中,預先叫學生制作一些角的模型,然后,讓學生進行比較大小,提問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有哪些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歸納,歸納若不完整也不著急講出答案,而是步步引誘,直到完全歸納為止。在角的運算中提出問題:用放大2倍的放大鏡看一個角,角的大小有什么變化?有些學生回答,這個角也放大2倍,有些說不變,這時叫不同觀點的同學分別向對方說出自己的理由,然后進行交流,過一會兒,全體同學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不變",這時給學生一些放大鏡觀察,進行驗證,再通過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展現在放大鏡下觀察所得角的變化情況,最后大家一起歸納結論。一節課下來,大家的興趣盎然未盡,利用課間還在回味著。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并以此作為全面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和高效率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39490.html
相關閱讀: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