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數學神探7:聰明的法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個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盜竊案件,某地的A、B、C三人被押上法庭。

負責審理這個案件的法官是這樣想的:肯提供真實情況的不可能是盜竊犯;與此相反,真正的盜竊犯為了掩蓋罪行,是一定會編造口供的。因此,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說真話的肯定不是盜竊犯,說假話的肯定就是盜竊犯。審判的結果也證明了法官的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審問開始了。

法官先問A:“你是怎樣進行盜竊的?從實招來!”

A回答了法官的問題:“嘰哩咕嚕,嘰哩咕!盇講的是某地的方言,法官根本聽不懂他講的是什么意思。

法官又問B和C:“剛才A是怎樣回答我的提問的?嘰哩咕嚕,嘰哩咕嚕,是什么意思?”

B說:“稟告法官老爺,A的意思是說,他不是盜竊犯!

C說:“稟告法官老爺,A剛才己經招供了,他承認自己就是盜竊犯。”

B和C說的話法官是能聽懂的。聽了B和C的話之后,這位法官馬上斷定:B無罪,C是盜竊犯。

請問:這位聰明的法官為什么能根據B和C的回答,作出這樣的判斷?A是不是盜竊犯?

答案:

不管A是盜竊犯或不是盜竊犯,他都會說自己“不是盜竊犯”。

如果A是盜竊犯,那么A是說假話的,這樣他必然說自己“不是盜竊犯”

如果A不是盜竊犯,那么A是說真話的,這樣他也必然說自己“不是盜竊犯”。

在這種情況下,B如實地轉述了A的話,所以B是說真話的,因而他不是盜竊犯。C有意地錯述了A的話,所以C是說假話的,因而C是盜竊犯。

至于A是不是盜竊犯是不能確定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59462.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