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謎團:加害他的兩個告密者是誰,這個千百年來一直沒有解開!
從告密現象這一角度而言,秦帝國并不是一個成功的帝國。相比后來的唐武后、明太祖、康雍時代,秦帝國寫進法律的告密因為無人呼應而成了小兒科。秦滅后,劉邦建立漢朝,已經幾乎被六國百姓扼制的告密文化才算蘇醒過來。開國功臣韓信則成了第一個受害者。
韓信是個軍事天才,但他在識人處世上的智慧幾乎等于白癡。從小就家境貧寒又早年喪了雙親的他時常遭到同鄉地痞的欺辱,江蘇淮陰在那個時代或許非常盛產流氓,韓信經常能遇到這樣的人。不過,之所以這些流氓總欺負韓信,與韓信自己有很大關系。他從小就熟讀兵書,學成后總覺得自己是大將之才,?嬉桓緞λ奶幷袚u,這種特立獨行難免會讓那群流氓產生好奇,先是認為與他身份不符,隨之而來的就是侮辱。韓信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鉆了一個流氓的褲襠,后人稱之為“胯下之辱”。
項羽與劉邦紛紛揭竿而起反秦后,韓信跟了項羽,項羽并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個軍事天才,只是讓他擔任了自己的糧庫站長。韓信當然認為自己不是干這個的,于是跑到了劉邦那里。
結果,劉邦也沒有看上他。倒是劉邦手下的蕭何在與他的談論中發現此人是個天才。楚漢戰爭前期,劉邦手下的許多人見他總被項羽打敗,所以都逃跑了。韓信也逃跑,但卻被蕭何追了回來,劉邦在蕭何的建議下任韓信為將,韓信正式登上了楚漢戰爭的舞臺。
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2年末,已經被封為齊王的韓信率三十萬大軍在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將項羽的九萬兵馬團團包圍,項羽僅帶二十八人沖出重圍,逃至烏江,又被韓信的部隊追擊,項羽在吟誦了幾句詩歌后,揮劍自刎,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結束。
楚漢戰爭的結束標志著天下已經歸劉邦所有,但是,有一個國家不肯投降,這個國家就是魯國,魯國不承認劉邦是天下之主,還要為項羽奮戰到底。劉邦派人告訴他們,項羽已經死了,他們不信,最后,劉邦只好把項羽的人頭拿給他們看,魯國才放下武器,投降了劉邦。
就在與魯國對峙期間,劉邦只帶了幾個隨從,在韓信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沖進了他的軍營,把韓信的官印和兵符全都收繳。韓信一下就成了光桿司令。
這件事可以給我們兩個啟示:第一,劉邦在得到天下后對功臣,特別是韓信的猜忌之心非常重;第二,韓信雖然能帶兵打仗,卻不善于治軍,不然不會讓劉邦那么輕松地進入軍營,韓信在軍隊的管理上相當差勁。第二年,劉邦大封功臣,就把韓信封為楚王,理由是,那里是你的家鄉,你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但并沒有給他任何兵。
此時,韓信是個沒有牙齒的老虎,只能聽從劉邦的擺布。他在楚王位上只待了四個月,朝廷就發生了一件事。有一天,劉邦召見群臣,臉色灰青,漠然地對臣子們說:“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要謀反,怎么辦?”
這個告密者到底是誰,司馬遷沒有給我們答案。但從種種跡象來看,的確有這樣一個告密者,而不是劉邦信口雌黃。韓信此時已經是個光桿司令,劉邦沒有必要采用欺詐的手法來懲治他。不過,這個告密者肯定熟透了劉邦的心理。韓信與劉邦其實并不和,早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被項羽圍困,急切希望韓信來解救。但韓信卻趁火打劫,讓劉邦把自己剛攻占下來的齊地獎勵給他,而且要封他為齊王。劉邦當時可是咬著牙讓韓信做齊王的。告密者很可能從這一信息上吃透了劉邦對韓信并不那么友好。所以,即使韓信沒有想造反,由于偏見,劉邦也會認為韓信會造反的。眾人都認為告密屬實,就商量對策。商量的結果是,不能去###韓信,因為韓信是個打仗的天才,劉邦的臣子中沒有這樣的天才。
有大臣建議說,既然不能強攻,只能智取:“古時天子常到各地巡游打獵,借此機會與各地的諸侯相會。南方有云夢澤(湖南益陽以南、湖北江陵以北之地),您可以說到云夢巡游,會見那一帶的諸侯,韓信聽說陛下到了云夢,按照禮儀,必來見陛下,陛下乘其不備,只用一個壯士就能生擒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12048.html
相關閱讀: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