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在東漢的疆域之外,東北有高句麗、夫余、挹〔yì義〕婁、沃沮等國家或部族政權。高句麗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后期建國,開始在鴨綠江流域,以后逐漸擴張到渾河上游,占了西漢玄菟郡的舊地。約公元3年,高句麗建都于國內城(今吉林集安市東),以后又不斷向朝鮮半島中部發展。
東漢初年,隨著南匈奴的投降,原來依附于南匈奴的烏桓和鮮卑也投降了漢朝。烏桓遷到了漢朝境內的北方邊區,脫離了蒙古高原。鮮卑卻沒有內遷,而是奪取了烏桓的舊地。公元91年,北匈奴被漢軍大敗后西遷,鮮卑立即占領了蒙古高原。到2世紀中葉,鮮卑結成了部落聯盟,控制了自今阿爾泰山、陰山以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貝加爾湖的遼闊地域,并由西向東從陰山到遼東逐漸蠶食漢朝的邊境。匈取的殘余留在阿爾泰山西南的額爾齊斯河流域。
西北的烏孫脫離了西域長史府的控制,成為一個獨立政權,據有今天山山脈與巴爾喀什湖之間的地區。
青藏高原上有唐旄〔máo毛〕、發羌等部族,當時與中原的來往還不多,因而沒有留下什么文字記載。但在高原東部靠近湟水流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的羌人與漢人接觸較多,并用各種方式進入漢地。
臺灣島被稱為夷洲,島上的人民與大陸已有來往。海南島被稱為朱崖洲,與大陸的來往依然相當頻繁。
歷史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7501.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