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是識別和衡量人才是否勘當重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我國早在漢代就確定了刺史六條,用以監督和考察百官的政績與行為,并把它立為百代不易的良法,可見,對人才的考察由來已久。
周亞夫【周亞夫簡介】可是漢景帝的股肱重臣【補充:周亞夫(前199-前143),西漢時期的著名將軍、軍事家,漢族,沛(今江蘇豐縣)人。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的軍事家,在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后死于獄中!,他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以后又官至丞相,為漢景帝獻言獻策,也算是忠心耿耿了。可是漢景帝在選擇輔佐少主的輔政大臣的時候,還是把他拋棄了,原因何在呢?
在古代的時候,每個皇帝年老之后,皇位的繼承問題就空前復雜起來,碰到每個皇帝都會費一番心血,漢景帝就碰到了這個問題,當時太子才剛剛成年需要輔政大臣的輔佐,漢景帝為此試探了一次周亞夫。
一天,漢景帝宴請周亞夫,給他準備了一大塊肉,但是沒有切開,也沒給他準備筷子,周亞夫看了,很不高興,就回頭向主管筵席的官員要筷子,漢景帝笑著說,丞相,我給你這么大一塊肉你還不滿足嗎?還要筷子,真是講究啊。周亞夫一聽,趕緊摘下帽子,向皇帝跑下謝罪,漢景帝說,起來吧,既然丞相不習慣這樣吃,那就算了,今天的宴席就到此了。周亞夫聽了,就向皇帝告退,快步出了宮門。漢景帝目送他離開,并說,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實在不是輔佐少子的大臣啊!
漢景帝試探周亞夫的方法可以說是很巧妙,輔佐少主的大臣,一定要穩重平和,任勞任怨,不能有什么驕氣,因為少主的年輕氣盛,萬一有什么做得過分的地方,只有具有長者風范的人,才能包容這些過失,一心一意的忠貞盡責。從周亞夫的表現來看,連老皇帝對他不禮貌的舉動,他都不能忍受,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以后又怎么能包容少主的過失呢?賞賜他的肉,雖然不方便食用,但在漢景帝看來,他也應該二話不說,把它吃下去,這表現了一個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他要筷子的舉動,在漢景帝看來就是非分的做法,到輔佐少主的時候,會不會有更多非分的要求呢?這是漢景帝不能不防的,所以漢景帝果斷的放棄了周亞夫。
·漢景帝 劉啟(09-21)
·漢景帝:敢對權貴下狠手(04-07)
·周亞夫:亂講原則,餓死活該(10-31)
·周亞夫的細柳營(10-10)
·漢景帝陵墓為何如此奢華?(04-14)
·漢景帝悔殺晁錯(04-07)
·周亞夫的細柳營(09-04)
·漢景帝考察周亞夫:給你這么大一塊肉(04-17)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9141.html
相關閱讀: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