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打敗項羽,登上了皇帝職位,接下來,他并沒有馬上封賞功臣,而是干一件在他覺得更為重要的事情,清理項羽部眾。他把原來擁護他的幾個諸侯重新確認,又把他自己封的兩個諸侯王韓信、彭越安頓下來,緊接著就對不擁護他的臨江王共尉進行了圍剿,幾個月后,共尉投降,但劉邦還是在洛陽把他給殺了。臧荼是秦末起義隊伍中燕王韓廣的部將,曾經參加過救援趙國的戰斗,后隨項羽入關,項羽分封時被封為燕王,把原來的燕王韓廣遷為遼東王。后來,臧荼攻滅了韓廣。漢三年(前204),韓信攻破趙國,派使者送信給臧荼,臧荼歸順劉邦。漢五年(前202)十月,臧荼燕地造反,其原因大概是劉邦追殺項羽舊部太緊,臧荼擔心早晚會臨到自己頭上吧?一般人造反,都是先做準備,當開始軍事行動的時候再打出某種口號,可是這個臧荼卻不,他是先喊出口號說造反,卻并沒有軍事行動。劉邦親自帶隊前往,很快就將臧荼打敗,臧荼被擒,被砍頭示眾。假如這還是在楚漢相爭時期,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會出現的。因為在楚漢相爭時期,劉邦需要的是招降納叛,盡可能大的形成一個對付項羽的統一戰線,而現在做了皇帝,他要最大限度地排斥異己,形成一個大一統的劉家天下。這就是他要排斥項羽部眾的根本原因。當然,排斥項羽部眾有政權穩定的需要,也有一個可以對公眾言說的理由,因而劉邦可以放手地進行。
當然,這兩個人嚴格說起來算不上項羽的嫡系,只不過是在楚漢之爭的初期擁護項羽而已,尤其是后來人家又投降了劉邦。假如不造反,共尉、臧荼可能也逃不過一死,因為劉邦要建立劉姓一統天下,不允許異姓王存在。但項羽的另外一些部將命運卻是結果迥異,其中四個較有名的人,看看他們的命運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鐘離昧難逃一死終成悲情英雄
鐘離昧是項羽手下五大將之一。楚漢對峙時期,劉邦曾經被困,陳平向劉邦獻計離間 項羽君臣時,曾經提到過范增、鐘離?、龍且、周殷。其中,范增在這次離間過程中被項羽趕走,龍且在攻齊時被韓信所殺,周殷在項羽死前就被劉邦策反歸漢,只有鐘離昧一直追隨項羽直到項羽兵敗而死。
鐘離昧是朐縣伊蘆鄉(今江蘇灌云縣)人,原來就與韓信有交情。項羽死后,鐘離昧就投奔了韓信。劉邦非常忌恨鐘離昧,下詔令讓韓信逮捕鐘離昧,韓信沒有聽從。劉邦當皇帝以后,聽從陳平的建議,假稱到云夢去狩獵,要求諸侯到陳地去參見。韓信顧慮重重,有人建議韓信把鐘離昧殺了,然后去見劉邦,這樣就會打消劉邦的猜忌。韓信既擔心劉邦猜忌,又不忍心直接殺了鐘離昧,就把這件事情和鐘離昧說了。鐘離昧對韓信說:“漢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里,你想逮捕我取悅漢王,恐怕我今天死,明天您也會緊跟著死。”于是自殺。臨死前罵韓信:“你不是一個忠厚的人!
鐘離昧是一個悲情之人,當劉邦打敗了項羽之后,局勢已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漢)土”,想依靠韓信的庇護總讓人覺得有點兒想當然。但是,當他知道韓信心里猶豫的時候,他依然選擇了自殺,這又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悲情英雄!對于軍人、一個敗軍之將,自殺也是一種勇氣,至少他不會被敵人羞辱。因為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楚漢相爭時期,那時候的劉邦會挖空心思“招降納叛”,而這時候的劉邦,是想方設法排斥異己。
丁公放走劉邦卻被當做“逆臣賊子”斬首示眾
相比較于丁公,鐘離昧還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畢竟曾經讓劉邦頭疼,讓劉邦膽戰心驚,他自己選擇死亡也多少會讓人感嘆尊敬?墒嵌」珔s沒有這般幸運,他曾經放過劉邦,讓劉邦撿了一條命,他可能還幻想著劉邦能報答他,結果恰恰相反,他成了一只“雞”,被劉邦殺了,用來儆手下的“群猴”!
丁公名叫丁固,是楚國大將季布的舅舅,也是項羽手下的一名將軍。項羽攻擊齊國的時候,劉邦趁機攻進了楚國的都城彭城。項羽一個回馬槍殺回來,劉邦大敗,倉惶奔逃。丁公率兵追擊,就在劉邦即將被擒的時候,劉邦急切地回頭對丁公說:“我們兩個都是好漢,難道一定要相互為難嗎?”丁公于是不再追趕劉邦,劉邦得以逃脫。劉邦當皇帝后,丁公自認為對劉邦有恩,主動前來拜見劉邦。劉邦卻把這個丁公帶到軍營,將他斬首示眾,并對將士們說:“此人對項羽不忠,以至于項羽有今天的失敗!”并要求將士們,所有的人,包括后代人都不要像丁公一樣背叛自己的君主。
明明是救命恩人,劉邦不賞也就罷了,為什么還要人家腦袋搬家呢?同樣都是救急救難之事,同樣救過他的項伯卻被封為侯爵,兩者的反差為什么如此之大?僅僅從丁公這方面來說,劉邦的哀求雖然得到了回應,但劉邦卻是感到了一種恥辱。但從救命之恩來說,給他一個王國之封也不為過,但劉邦的功臣太多了,天下哪有那么多地方可分?既然不可封,那就不報德,只報怨,殺死他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從劉邦這方面來說,皇帝雖然已經當上,但天下不穩定的因素還沒有完全消除,殺了丁公,也是對曾經是項羽陣營的人一種警告,不要癡心妄想;對自己手下人一種暗示,不要懷有二心,他劉邦是天下唯一的主子!劉邦殺了他,還會給自己一種暗示,那種曾經的狼狽相再也沒有人知道了,至少心里會舒服一點。這種自欺欺人的心理,皇帝不但不能免,甚至比普通人更甚。
可惜丁公不僅不知道劉邦已經不是原來的劉邦,也不以自己曾經的行為為恥,還要反過來邀功,卻不知這是伸出脖子向人家刀口上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61741.html
相關閱讀: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