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農具的改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較西漢更有發展,這和鐵農具、耕牛更加廣泛的使用有密切關系。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的各個省份的考古工作中,都有大量的屬于這一時期的鐵農具出土。在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甘肅、內蒙古、寧夏、新疆等邊遠地區亦都有不少鐵農具被發現。鐵農具的種類和西漢基本相同,略有增加,主要是在器型方面有很大的改進。以鐵犁為例,有長寬各四十多厘米和各三十多厘米的大型鐵犁,有長、寬各二十多厘米的中型鐵犁,也有寬度只有十幾或不足十厘米的小型鐵犁,這些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犁鋒部的角度縮小,刃部加寬,而且較普遍地使用了犁壁,這樣的犁具便于深耕、快耕、翻土、碎土,而且堅固耐用。今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省未發現鐵犁,但其他鐵農具發現很多。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些新式鐵農具,重要的有全鐵曲柄鋤和?(pō潑)鐮等。曲柄鋤是中耕農具,全鐵曲柄使用起來既堅固又省力。?鐮是割草用的大鐮刀,長約三十五厘米,接以長木柄,可直立砍草,生產效率很高。

牛耕已很普遍,從已發現的屬于這一時期的壁畫、畫像石及有關模型的牛耕圖象上可知,不僅中原地區在使用牛耕,遠至甘肅、內蒙古、廣東等邊遠地區也已使用牛耕。大多數是二牛抬杠,也有少數用一牛的,還有馬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14020.html

相關閱讀: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