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讀“亞父”范增之死-歷史上的范增是怎么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漢三年十二月,劉邦在滎陽和敖倉之間運糧食的甬道,經常被楚軍侵奪,導致漢軍得不到糧食補給,人心不穩。為了擺脫困局,劉邦問經常能出奇謀詭計的陳平是否有什么好辦法,讓項羽消停消停。陳平說,項羽所倚靠的人不過是項王骨鯁之臣范增、鐘離昧、龍且和周殷等人。而項羽為人喜歡猜忌人,如果劉邦讓他陳平使用反間計,就能很輕松地打敗項羽。劉邦給陳平重金,讓他拿去離間項羽和部屬的關系,他首先把鐘離昧和項羽的關系給離間了。按照史書的記載,項羽還真很上道兒,竟然開始不信任鐘離昧了。

  到了漢三年四月,項羽攻打劉邦所在的滎陽依然很兇猛,劉邦繼續受不了,為此,不得不派人去請和,愿意以滎陽為界,以西歸漢,以東歸楚。但范增不同意,攛掇項羽繼續攻打劉邦。劉邦在這時候就惦記上范增了。項羽的使者去劉邦大營時,陳平擺出高規格的接待,可發現來使是項羽派來的,就把高規格的禮遇給撤下了,還說了一句,“我還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使者,原來是項王派來的,你早說啊”。為此,馬上讓人降低了接待規格。項羽因此而懷疑范增這人不地道,有通敵嫌疑。

  劉邦在建立漢朝后,和群臣探討為什么自己能取得天下時,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禽也”。這句話無形中抬高了范增的地位。在我們的傳統印象里,范增和項羽的關系是那種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關系。七十多歲的范增時刻維護項羽的利益,把項羽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和關心。他這把年紀還參加造反,史書有記載他“好奇計”,肯定是江湖經驗、人情世故和奇謀韜略都很精通的人物。在各類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人們習慣性地把他打扮成諸葛亮和張良這類仿佛神仙附體的大謀士,在《鴻門宴傳奇》這部電影中,他的沉穩、謀略和奇人氣質明顯壓過張良一頭。因此,年輕且出道不久的項羽自然也把他當成可以依賴的父親。

  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項羽主持的戲水分封,范增是如何在旁邊幫著謀劃的,但在分封諸侯時,根據史書記載,“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這說明范增和項羽對分封這件事如何搞,私下里是商量過的。最起碼,把劉邦貶封到巴蜀,肯定和范增有關。據此推斷,項羽的很多決策應該和范增有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很多決策和計謀就是范增出的。然而,陳平僅僅使用了一個并不高明的反間計,就把范增給拉下水了。讓人不禁懷疑,范增和項羽的關系是不是真的像我們一貫理解的那樣親密無間呢?不過,根據現有史料,我們很難看清楚究竟在項羽和范增之間發生了什么,只能靠一些推測來和大家分享。我們推測,范增可能被項家家族的核心人物排斥了,以及他的所作所為也遭到了項羽的厭棄。

  鴻門宴最能反映范增和項氏家族的微妙關系。盡管《史記》中關于鴻門宴的記載,有很強的文學色彩,現在我們基本能確定,司馬遷寫鴻門宴時,參考了劉邦的近臣陸賈所寫的《楚漢春秋》,而陸賈寫《楚漢春秋》時,劉邦和當時參加鴻門宴的漢朝大臣,應該都看了這部書。陸賈在這部書里大概不會、也不敢“抑劉揚項”,看過《史記》對鴻門宴的記載人,都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項羽的腦子短路了,項家人之間玩窩里斗,劉邦則顯得大智大勇,還長了一副好舌頭,憑借機智和眾人的舍命脫離了危險。而且很多細節都脫離了常人的理解,因此,其真實性受到了古今研究者的懷疑。

  范增是不是項羽的亞父

  雖然我們看到的鴻門宴和真正的史實會有出入。但有一點還是比較能肯定的,范增主張殺劉邦,在項伯為首的項氏家族里,有很多人在鴻門宴前后是不主張殺劉邦的。之所以這么說,一是范增在多個場合都要求項羽痛打劉邦,使其永不得超生,二是漢朝建立后,劉邦賜項伯劉姓,原因就是因為項伯在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解了圍。而《史記》中記載,范增讓一個叫項莊的人,去刺殺劉邦,項莊同意了,上演了一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好戲,但這也并不能說明,范增就和項氏家族就很好。項莊這個人從鴻門宴之后,就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之中了,這個人應該不屬于項氏家族中的核心人物。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范增和項氏家族中一些實力派人物的關系并不和諧,他所能依靠的就是項羽的信任?晌覀冎,從之后的楚漢爭霸看,項氏家族是項羽最依賴的軍事政治集團,除了項伯以外,這個家族中有曝光率的還有項陀(一般認為他和項它、項他是一個人)、項悍、項冠、項聲、項襄等人,都是項羽很依賴、很信任的將領或者文臣。一旦這些人不和他和睦,范增就顯得很孤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14022.html

相關閱讀: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