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意大利國內發動政變,獨裁者墨索里尼被推翻,意大利隨即宣布投降,退出軸心國陣營。這一事件對軸心國來說是一道晴空霹靂,9月30日,日本高層抓緊召開御前會議,商議改變作戰方針。此時經過中途島戰役的失敗,日軍大本營也意識到戰局開始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于是大本營決定改變戰略,開始修建"絕對國防圈",將更大的精力放在防御上。
隨后,日軍大費周章地修建一條所謂"無法被攻破"的本土防線,其中塞班島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變得尤為重要。不過塞班島對美國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如果可以拿下,不僅日軍的海上防御圈將會立刻崩潰,日本本土也暴露在美軍轟炸機的覆蓋范圍內。
雖然日軍加緊在塞班島上修建工事,但戰局崩潰得比預期的快許多。1944年初,美軍已經將戰線推進至馬里亞納群島一帶,而此時,塞班島上的日軍防御工事才修了一半。為此,日軍大本營趕緊抽調兵力和大量補給增援塞班島,不過此時日本已不再占據絕對的制海權,埋伏在塞班島附近的美軍襲擊了日本人的運輸船隊,大部分援兵連同物資一起葬身大海。失去了援助的塞班島日軍只能完全憑借人力加速修建,終于在美軍發動登島戰役前構建了極為簡陋的防御工事。
面對強大的美軍,日軍大本營還是抱有希望的,因為島上的指揮官除了第34師團的齋藤義次外,還有一位狠角色,就是塞班島日軍海軍最高指揮官南云忠一。他是負責珍珠港襲擊的指揮官,率領航母編隊僅用幾個小時,就將美軍龐大的太平洋艦隊幾乎全殲。不過此時有個小插曲:南云忠一手下有名軍官建議連同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后勤基地也炸了,但南云忠一害怕拖下去會碰到美國援兵,于是便火急火燎地收兵了。
然而正是這個小插曲影響了后來戰爭的走勢,這一基地的幸存,也保證了美軍可以及時且源源不斷地獲得物資。1944年6月11日,美軍出其不意地襲擊了塞班島的日軍機場。日軍飛機來不及反應就幾乎全部損毀,這對南云忠一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為此,他連同齋藤義次專門調整了作戰方案,即將日軍優勢兵力和重武器全部集中在海灘上,意圖打美軍個立足未穩。然而美軍強大的火力與規模龐大的部隊使這一戰術迅速失效。為對付日軍的自殺沖鋒,美軍還跟蘇聯人學了一招,即用照明彈將戰場照得亮如白晝,沖鋒的日軍士兵都成了活靶子。當美軍建立起灘頭陣地時,南云忠一就已經明白,敗局已定了。
后來,正如文獻記載的那樣,日軍發起了慘烈的自殺式沖鋒,美軍蒙受了巨大損失后才占領該島。不過美國人發現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塞班島上的日本居民都不見了。原來早在戰役發生前,日軍大本營就感覺贏面不大,密電命令島上守軍在戰敗后不能把任何一點資源留給美國人。
為此,日軍連夜將塞班島上的日本居民全部趕到懸崖邊上,用機槍掃射,逼迫他們跳崖以"效忠天皇",而剩下的有不到200名女學生,竟然被數千名日本士兵"享用"了。日軍美言稱這些女學生是"為天皇的武士們獻身",隨后,這些女學生也被迫自殺,無一幸免。
這就是很多文章中記載的所謂"塞班島戰役中,島上居民集體自殺"的真相。尼米茲聽聞塞班島戰役的結果后,也曾感嘆日本真是一個可怕、變態的國家。如今,日軍逼迫平民自殺的懸崖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旅游景點,人們在享受美好風光的時候,回憶到當年這里的一幅地獄場景,不知會不會感到背后有陣陣涼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70009.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